精准扶贫中的政策创新研究--以金融业的“保险+期货”模式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页 |
(三)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20-24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20-21页 |
(一) 精准扶贫 | 第20页 |
(二) 农产品价格保险 | 第20页 |
(三) 农产品期货 | 第20-21页 |
(四) “保险+期货”模式 | 第21页 |
二、基本理论 | 第21-24页 |
(一) 精准扶贫理论 | 第21-22页 |
(二) 政策转移理论 | 第22页 |
(三) 套期保值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保险+期货”模式运作原理和试点情况分析 | 第24-36页 |
一、“保险+期货”模式运作原理 | 第24-25页 |
二、试点案例分析 | 第25-32页 |
(一) 安徽玉米试点项目 | 第25-28页 |
(二) 甘肃苹果试点项目 | 第28-29页 |
(三) 海南橡胶试点项目 | 第29-32页 |
三、项目试点现状分析 | 第32-34页 |
四、“保险+期货”模式突出特点分析 | 第34-36页 |
(一) 以保险代替期权农民易接受 | 第34页 |
(二) 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对风险进行再保险 | 第34-35页 |
(三) 确定的价格更加合理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保险+期货”模式试点实践分析 | 第36-42页 |
一、“保险+期货”模式实践成效分析 | 第36-38页 |
(一) 保障农业生产经营者基本收益利于精准扶贫 | 第36页 |
(二) 创新农产品价格改革方式促进农业发展 | 第36页 |
(三) 提高财政资金的补贴效率 | 第36-37页 |
(四) 提高扶贫工作的指向性和精准性 | 第37-38页 |
(五) 缓解农业生产经营者融资难问题 | 第38页 |
二、“保险+期货”模式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一) 补贴资金不足影响模式可持续性 | 第38-39页 |
(二) 主体认知限制增大模式推广难度 | 第39页 |
(三) 实行条件限制影响模式覆盖面 | 第39-40页 |
(四) 监管细则缺乏影响模式规范性 | 第40-42页 |
第五章 “保险+期货”模式继续推广的完善建议 | 第42-48页 |
一、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植力度 | 第42-44页 |
(一) 落地保费财政补贴政策 | 第42页 |
(二) 完善期货市场建设 | 第42-43页 |
(三) 加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 第43-44页 |
二、加强培训和宣传力度 | 第44-45页 |
(一) 加强对地方官员和农户金融知识的培训 | 第44页 |
(二) 加强对“保险+期货”模式的宣传 | 第44-45页 |
(三) 加强对“保险+期货”成功案例的宣传 | 第45页 |
三、加强监管稳步推进 | 第45-48页 |
(一) 完善具体规则体系 | 第45-46页 |
(二) 鼓励产品创新 | 第46页 |
(三) 统筹协调强化监管 | 第46-47页 |
(四) 探索模式的再运用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