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光气分子探针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44页
    第一节 光学分子传感器的简介第17-21页
        1.1.1 光学分子传感器的概述第17-18页
        1.1.2 光学分子传感器的设计原理第18-20页
        1.1.3 荧光分子传感器的光学机制第20-21页
    第二节 光气的光学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第21-33页
        1.2.1 引言第21-23页
        1.2.2 罗丹明类光气分子传感器第23-24页
        1.2.3 萘酰亚胺类光气分子传感器第24-26页
        1.2.4 香豆素类光气分子传感器第26-28页
        1.2.5 BODIPY类光气分子传感器第28-30页
        1.2.6 其他染料类光气分子传感器第30-33页
    第三节 论文设想与目标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44页
第二章 脂肪胺取代花菁对光气的识别与传感第44-65页
    第一节 设计思路第44-45页
    第二节 探针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45-48页
        2.2.1 仪器第45页
        2.2.2 试剂第45页
        2.2.3 探针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45-48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62页
        2.3.1 实验方法第48-49页
        2.3.2 结果与讨论第49-62页
            2.3.2.1 光谱特征第49-50页
            2.3.2.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50-53页
            2.3.2.3 动力学及稳定性第53-54页
            2.3.2.4 选择性第54-55页
            2.3.2.5 工作曲线第55-57页
            2.3.2.6 机理探讨与验证第57-61页
            2.3.2.7 气态光气的检测第61-62页
        2.3.3 结论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第三章 酮式花菁对光气的识别与传感第65-79页
    第一节 设计思路第65-66页
    第二节 探针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66-68页
        3.2.1 仪器第66页
        3.2.2 试剂第66-67页
        3.2.3 探针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67-68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8-77页
        3.3.1 实验方法第68页
        3.3.2 结果与讨论第68-76页
            3.3.2.1 光谱特征第68-69页
            3.3.2.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9-72页
            3.3.2.3 反应时间和稳定性第72-73页
            3.3.2.4 选择性第73页
            3.3.2.5 工作曲线第73-76页
            3.3.2.6 机理探讨第76页
        3.3.3 结论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第四章 基于Beckmann重排的萘酰亚胺衍生物对光气的识别与传感第79-97页
    第一节 设计思路第79-80页
    第二节 探针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80-85页
        4.2.1 仪器第80页
        4.2.2 试剂第80页
        4.2.3 探针分子的合成与表征第80-85页
            4.2.3.1 中间体(6)4-溴-1,8-萘二甲酸酐的合成与表征第81-82页
            4.2.3.2 中间体(5)的合成第82页
            4.2.3.3 中间体(4)的合成[4]第82页
            4.2.3.4 中间体(3)的合成[5]第82页
            4.2.3.5 中间体(2)的合成[6]第82-83页
            4.2.3.6 探针分子(1)的合成[7]和表征第83-85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5-95页
        4.3.1 实验方法第85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85-95页
            4.3.2.1 光谱特征第85-86页
            4.3.2.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86-88页
            4.3.2.3 反应的动力学第88-89页
            4.3.2.4 选择性第89-90页
            4.3.2.5 工作曲线第90-91页
            4.3.2.6 机理探讨与验证第91-94页
            4.3.2.7 气态光气的检测第94-95页
        4.3.3 结论第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7页
硕士阶段发表的文章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含卤天然产物Salimabromide的全合成研究
下一篇:基于Tf2O活化仲酰胺与炔烃直接合成喹啉及手性硫脲催化硝基甲烷对α,β-不饱和环酮的不对称1,4-加成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