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关键词解释 | 第9-10页 |
1.2.1 社会综合治理及其工作 | 第9页 |
1.2.2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 第9页 |
1.2.3 乡镇基层自治 | 第9-10页 |
1.2.4 多元主体共治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3.1 我国乡镇社会综合治理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2 国外乡镇基层治理制度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3 文献研究的认识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朝阳市喀左县乡镇社会综合治理现状分析 | 第16-31页 |
2.1 喀左县县情与乡镇社会综合治理概述 | 第16-23页 |
2.1.1 县情简况 | 第16-18页 |
2.1.2 乡镇社会综合治理情况 | 第18-19页 |
2.1.3 荣获“长安杯”治理工作经验 | 第19-20页 |
2.1.4 乡镇基层综合治理工作流程构成 | 第20-22页 |
2.1.5 喀左县乡镇基层综合治理组织体系构成 | 第22-23页 |
2.2 喀左县乡镇社会综合治理运行情况调查 | 第23-24页 |
2.2.1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第23页 |
2.2.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23-24页 |
2.3 喀左县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情况调查存在问题 | 第24-28页 |
2.3.1 群众对基层治理认识存在偏差 | 第24-25页 |
2.3.2 基层自治缺位 | 第25页 |
2.3.3 治理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 第25-26页 |
2.3.4 乡镇治理体系不完备 | 第26-27页 |
2.3.5 乡镇基层各级组织权责不明确 | 第27-28页 |
2.4 喀左县乡镇社会综合治理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2.4.1 基层治理运行体系不完善 | 第28-29页 |
2.4.2 基层人才支持政策缺失 | 第29页 |
2.4.3 治理监督工作机制不健全 | 第29页 |
2.4.4 多元主体共治体系未成形 | 第29-30页 |
2.4.5 政府权责分配不合理 | 第30-31页 |
3 朝阳市喀左县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改进方案设计 | 第31-41页 |
3.1 喀左县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完善的理论依据 | 第31-32页 |
3.1.1 社会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31页 |
3.1.2 善治理论的基本思想 | 第31页 |
3.1.3 冲突理论的基本要点 | 第31-32页 |
3.2 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32-35页 |
3.2.1 国外基层治理经验的启示 | 第32-33页 |
3.2.2 国内其他省市治理经验借鉴 | 第33-35页 |
3.3 喀左县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改进方案设计 | 第35-38页 |
3.3.1 遵循原则 | 第35页 |
3.3.2 基本内容 | 第35-37页 |
3.3.3 运行模式 | 第37-38页 |
3.4 喀左县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改进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 | 第38-41页 |
3.4.1 实施基础 | 第38-39页 |
3.4.2 组织保障 | 第39页 |
3.4.3 经费支持 | 第39-41页 |
4 喀左县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改进对策 | 第41-49页 |
4.1 科学调整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规划 | 第41-43页 |
4.1.1 以党建为引领发展多元主体共治 | 第41页 |
4.1.2 立足乡镇开展镇村共建 | 第41-42页 |
4.1.3 划片分区推进治理精细化 | 第42页 |
4.1.4 引入科技完善网络化建设 | 第42-43页 |
4.2 积极探索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新方法 | 第43-44页 |
4.2.1 推动乡村自治联动多元共治 | 第43页 |
4.2.2 落实多元主体治理职责 | 第43-44页 |
4.2.3 健全多网覆盖治理体系 | 第44页 |
4.3 大力推动乡镇治理模式创新 | 第44-46页 |
4.3.1 践行共建共治共享模式 | 第44-45页 |
4.3.2 创新合作社治理模式 | 第45页 |
4.3.3 完善集体自治治理模式 | 第45-46页 |
4.3.4 深化法治治理模式 | 第46页 |
4.4 发扬优秀乡村文化,建设文明美丽新乡村 | 第46-49页 |
4.4.1 营造井然有序的乡村公共管理秩序 | 第46页 |
4.4.2 培育和谐健康干群关系 | 第46-47页 |
4.4.3 淳化和睦友善的乡邻社会关系 | 第47页 |
4.4.4 宣传弘扬优秀传统品德文化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A 乡镇社会治理创新工作调查问卷 | 第52-54页 |
附录B 访谈提纲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