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56页 |
1.1 超材料 | 第12-26页 |
1.2 石墨烯 | 第26-41页 |
1.3 表面等离激元 | 第41-55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55-56页 |
第2章 石墨烯等离激元的基本性质与计算方法 | 第56-73页 |
2.1 引言 | 第56-57页 |
2.2 石墨烯等离激元的基本性质 | 第57-63页 |
2.2.1 能带跃迁和损耗特性 | 第57-59页 |
2.2.2 石墨烯等离激元波导中的TE和TM模式 | 第59-63页 |
2.3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63-68页 |
2.4 传输矩阵法 | 第68-72页 |
2.5 小结 | 第72-73页 |
第3章 一维石墨烯等离激元超材料:布拉格光栅 | 第73-90页 |
3.1 引言 | 第73-74页 |
3.2 石墨烯表面电导率的调控和设计方法 | 第74-77页 |
3.3 石墨烯等离激元布拉格光栅 | 第77-85页 |
3.3.1 滤波特性 | 第79-81页 |
3.3.2 慢光效应 | 第81-85页 |
3.4 石墨烯等离激元啁啾布拉格光栅 | 第85-89页 |
3.5 小结 | 第89-90页 |
第4章 二维石墨烯等离激元超材料:变换光学 | 第90-105页 |
4.1 引言 | 第90-91页 |
4.2 石墨烯等离激元超表面的理论模型 | 第91-95页 |
4.2.1 石墨烯等离激元的TM模式折射率 | 第91-92页 |
4.2.2 基于有效介质理论的石墨烯等离激元超表面模型 | 第92-95页 |
4.3 渐变折射率石墨烯等离激元超表面透镜 | 第95-99页 |
4.3.1 鱼眼透镜和伦勃透镜 | 第95-98页 |
4.3.2 自聚焦透镜 | 第98-99页 |
4.4 石墨烯等离激元超表面的应用前景 | 第99-103页 |
4.5 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5章 三维石墨烯等离激元超材料:类电磁诱导透明 | 第105-131页 |
5.1 引言 | 第105-107页 |
5.2 石墨烯等离激元超材料中的相位耦合EIT-LIKE效应 | 第107-114页 |
5.2.1 相位耦合与近场耦合 | 第107-109页 |
5.2.2 石墨烯纳米带的共振滤波特性 | 第109-111页 |
5.2.3 相位耦合石墨烯EIT-like超材料的理论模型 | 第111-114页 |
5.3 基于相位耦合石墨烯EIT-LIKE超材料的光子器件 | 第114-129页 |
5.3.1 电光开关 | 第114-121页 |
5.3.2 双偏振光调制器 | 第121-125页 |
5.3.3 可调多通道光学滤波器 | 第125-129页 |
5.4 小结 | 第129-13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1-136页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意义 | 第131-133页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133-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9页 |
附录 符号及缩写词 | 第149-151页 |
致谢 | 第151-15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2-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