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聚酯概述 | 第10页 |
1.2 聚酯工业的发展 | 第10-11页 |
1.3 PET的合成路径与结构 | 第11-13页 |
1.3.1 PET的合成工艺路线 | 第11-12页 |
1.3.2 PET的结构及反应机理 | 第12-13页 |
1.4 聚酯增黏 | 第13-15页 |
1.4.1 固相缩聚 | 第13-14页 |
1.4.2 熔融缩聚 | 第14-15页 |
1.5 PET聚酯的改性 | 第15-17页 |
1.5.1 共混改性 | 第15-16页 |
1.5.2 共聚改性 | 第16页 |
1.5.3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PET材料 | 第16-17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新戊二醇改性PET共聚酯 (PENT)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 第19-33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2.2.1 原料 | 第19-20页 |
2.2.2 实验主要设备 | 第20页 |
2.2.3 PENT共聚酯的合成 | 第20-21页 |
2.3 性能测试 | 第21-23页 |
2.3.1 特性黏度测试 | 第21页 |
2.3.2 端羧基含量测试 | 第21页 |
2.3.3 色相测试 | 第21-22页 |
2.3.4 ~1H-NMR测试 | 第22页 |
2.3.5 DSC测试 | 第22页 |
2.3.6 TGA测试 | 第22页 |
2.3.7 WAXD测试 | 第22页 |
2.3.8 拉伸测试 | 第22-23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3-32页 |
2.4.1 PENT共聚酯的NMR分析 | 第23-25页 |
2.4.2 常规性能分析 | 第25页 |
2.4.3 热性能分析 | 第25-27页 |
2.4.4 TGA分析 | 第27-29页 |
2.4.5 WAXD分析 | 第29-30页 |
2.4.6 机械性能分析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PENT共聚酯液相增黏及性能表征 | 第33-44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2.1 原料和实验设备 | 第33-34页 |
3.2.2 实验原理 | 第34页 |
3.2.3 PENT共聚酯的熔融缩聚 | 第34-35页 |
3.3 性能测试 | 第35页 |
3.3.1 特性黏度测试 | 第35页 |
3.3.2 色相测试 | 第35页 |
3.3.3 DSC测试 | 第35页 |
3.3.4 TGA测试 | 第35页 |
3.3.5 流变测试 | 第3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3.4.1 特性黏度分析 | 第35-37页 |
3.4.2 共聚酯的色相分析 | 第37-38页 |
3.4.3 DSC分析 | 第38-39页 |
3.4.4 TGA分析 | 第39-40页 |
3.4.5 流变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改性PENT共聚酯 | 第44-57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4.2.1 原料 | 第44页 |
4.2.2 实验设备 | 第44-45页 |
4.2.3 共聚酯PENTB的合成 | 第45-46页 |
4.3 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4.3.1 ~1H-NMR测试 | 第46页 |
4.3.2 特性黏度测试 | 第46页 |
4.3.3 色相测试 | 第46页 |
4.3.4 DSC测试 | 第46页 |
4.3.5 TGA测试 | 第46页 |
4.3.6 WAXD测试 | 第46页 |
4.3.7 DMA测试 | 第46-47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7-55页 |
4.4.1 共聚酯PENTB的化学结构与组成 | 第47-48页 |
4.4.2 共聚酯色相分析 | 第48-49页 |
4.4.3 热性能分析 | 第49-54页 |
4.4.4 WAXD分析 | 第54页 |
4.4.5 DMA分析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