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工程实施以来西北重点生态功能区植被覆盖变化分析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4-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3 西北重点生态功能区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22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 第23-30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3-25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3页 |
2.1.2 地貌 | 第23页 |
2.1.3 气候水文 | 第23-24页 |
2.1.4 土壤植被 | 第24页 |
2.1.5 西北重点生态功能区 | 第24-25页 |
2.2 研究资料 | 第25-27页 |
2.2.1 遥感数据 | 第25-26页 |
2.2.2 气象数据 | 第26页 |
2.2.3 社会经济数据 | 第26-27页 |
2.2.4 土地利用数据 | 第27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2.3.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27页 |
2.3.2 趋势分析法 | 第27页 |
2.3.3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 第27-29页 |
2.3.4 倾向率分析法 | 第29页 |
2.3.5 偏最小二乘回归 | 第29-30页 |
3 西北重点生态功能区植被覆盖变化 | 第30-42页 |
3.1 水源涵养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第30-35页 |
3.1.1 阿尔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第30-31页 |
3.1.2 三江源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第31-33页 |
3.1.3 甘南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第33-34页 |
3.1.4 祁连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第34-35页 |
3.2 生物多样性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第35-37页 |
3.3 水土保持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第37-38页 |
3.4 防风固沙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第38-41页 |
3.4.1 塔里木河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第38-39页 |
3.4.2 阿尔金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第39-40页 |
3.4.3 阴山北麓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2-54页 |
4.1 水源涵养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2-45页 |
4.1.1 阿尔泰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2-43页 |
4.1.2 三江源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3-44页 |
4.1.3 甘南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4-45页 |
4.1.4 祁连山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5页 |
4.2 生物多样性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5-46页 |
4.3 水土保持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6-47页 |
4.4 防风固沙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7-50页 |
4.4.1 塔里木河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7-48页 |
4.4.2 阿尔金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8-49页 |
4.4.3 阴山北麓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 | 第49-50页 |
4.5 区域对比与分析 | 第50-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5 不同生长阶段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54-68页 |
5.1 水源涵养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54-60页 |
5.1.1 阿尔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54-56页 |
5.1.2 三江源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56-58页 |
5.1.3 甘南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58-59页 |
5.1.4 祁连山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59-60页 |
5.2 生物多样性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60-61页 |
5.3 水土保持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61-63页 |
5.4 防风固沙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63-67页 |
5.4.1 塔里木河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63-64页 |
5.4.2 阿尔金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64-65页 |
5.4.3 阴山北麓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65-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6.2 讨论 | 第69-70页 |
6.3 生态恢复工程实施的建议 | 第70-71页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