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瓦级风力机叶片结构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课题概述 | 第11-15页 |
1.2.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2.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2.3 课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现状 | 第15-16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风力机基本理论 | 第17-29页 |
2.1 风力机的分类 | 第17-20页 |
2.1.1 阻力风机 | 第17-18页 |
2.1.2 升力风机 | 第18-19页 |
2.1.3 阻力风机与升力风机的比较 | 第19-20页 |
2.2 风力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 第20-25页 |
2.2.1 贝茨理论 | 第20-22页 |
2.2.2 涡流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动量-叶素理论 | 第23-25页 |
2.3 风力机叶片基本理论 | 第25-28页 |
2.3.1 翼型几何参数 | 第25-27页 |
2.3.2 叶尖速比 | 第27页 |
2.3.3 升阻比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风力机叶片有限元法模态分析 | 第29-43页 |
3.1 有限元法基本介绍 | 第29-31页 |
3.1.1 有限元法基本思想 | 第29页 |
3.1.2 有限元法基本步骤 | 第29-30页 |
3.1.3 有限元法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1-37页 |
3.2.1 叶片几何模型建立 | 第31-35页 |
3.2.2 叶片有限元模型设置 | 第35-37页 |
3.3 叶片模态分析 | 第37-42页 |
3.3.1 叶片静频特性 | 第37-40页 |
3.3.2 叶片动频特性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叶片流-固耦合分析 | 第43-59页 |
4.1 叶片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 第43-48页 |
4.1.1 流-固耦合基础 | 第43-44页 |
4.1.2 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 第44-47页 |
4.1.3 流-固耦合分析分类 | 第47-48页 |
4.2 叶片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4.2.1 流体区域的设置 | 第48-49页 |
4.2.2 固体区域的设置 | 第49-50页 |
4.3 流-固耦合特性分析 | 第50-58页 |
4.3.1 应力分析 | 第50-55页 |
4.3.2 应变分析 | 第55-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叶片疲劳分析 | 第59-69页 |
5.1 叶片疲劳基础理论 | 第59-63页 |
5.1.1 疲劳基本概念 | 第59页 |
5.1.2 疲劳估算方法 | 第59-62页 |
5.1.3 疲劳校核流程 | 第62-63页 |
5.2 叶片疲劳模型的设置 | 第63-64页 |
5.2.1 材料S-N曲线的设置 | 第63-64页 |
5.2.2 叶片疲劳仿真的设置 | 第64页 |
5.3 叶片疲劳仿真结果 | 第64-66页 |
5.3.1 额定工况下疲劳分析 | 第64-65页 |
5.3.2 切出载荷下疲劳分析 | 第65-66页 |
5.4 叶片疲劳结果计算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