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二、研究现状简述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我国反垄断法律视阈下的超高定价 | 第16-28页 |
第一节 我国规制超高定价行为的立法与实践 | 第16-19页 |
一、我国关于超高定价行为的规范 | 第16-17页 |
二、我国关于超高定价行为的实践 | 第17-19页 |
(一) 广东省物价局处罚韶光两家河砂企业价格垄断案 | 第17页 |
(二) 国家发改委处罚高通公司垄断高价案 | 第17-18页 |
(三) 湖北省物价局处罚五家天然气公司垄断高价案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我国超高定价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19-23页 |
一、自然垄断中的超高定价 | 第20-21页 |
二、行政垄断中的超高定价 | 第21-22页 |
三、经济垄断中的超高定价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我国规制超高定价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一、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 | 第23-25页 |
二、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 第25-27页 |
三、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理念 | 第27页 |
四、经济效率提高的目标追求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规制超高定价的域外模式对比 | 第28-42页 |
第一节 欧盟对超高定价行为的规制模式 | 第28-35页 |
一、欧盟关于超高定价行为的态度 | 第28-33页 |
(一) 相关规定 | 第28-29页 |
(二) 规制超高定价行为的相关规则 | 第29-33页 |
二、欧共体委员会关于超高定价行为的实践 | 第33-34页 |
三、持反对超高定价态度的根源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美国对超高定价行为的规制模式 | 第35-41页 |
一、美国反垄断法规对于超高定价行为的态度 | 第35-36页 |
二、相关反垄断规则的发展 | 第36-39页 |
(一) 无须修复无损坏之物 | 第36-37页 |
(二) 防止人为制造市场壁垒以维持竞争 | 第37-38页 |
(三) 关于垄断价格带来的激励效果与对公平的考量 | 第38-39页 |
三、现代范式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欧美模式的对比启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超高定价行为的规制争议及难点 | 第42-53页 |
第一节 超高定价行为规制的争议焦点 | 第42-44页 |
一、市场能否通过价格机制矫正超高定价 | 第43页 |
二、管制超高定价是否削减了市场竞争的自由度 | 第43-44页 |
三、规制超高定价的执法困难重重 | 第44页 |
第二节 量化评估不公平高价的难点 | 第44-48页 |
一、缺少体现价值规律的定义 | 第45-46页 |
二、不公平高价评估方法的局限性 | 第46-48页 |
(一) 成本加利润比较法 | 第46-47页 |
(二) 历史价格比较法 | 第47页 |
(三) 产品价格比较法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协调各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困境 | 第48-50页 |
第四节 滥用知识产权实施超高定价的规制难题 | 第50-53页 |
一、激励创新与维护竞争的价值衡量 | 第51-52页 |
二、传统认定方法的适用难题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对超高定价行为的反垄断法律规制 | 第53-63页 |
第一节 我国规制超高定价行为所应遵循的原则 | 第53-55页 |
一、遵循反垄断法的立法宗旨原则 | 第53-54页 |
二、恪守规制必要性原则 | 第54-55页 |
三、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原则 | 第55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超高定价行为反垄断规制的构想 | 第55-63页 |
一、增强反垄断法律规范的明确性与指引性 | 第55-58页 |
(一) 不公平高价的认定方法 | 第55-57页 |
(二) 经营者承诺制度 | 第57-58页 |
(三) 专家制度 | 第58页 |
二、构建统一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 第58-60页 |
三、破除行政力量构筑的市场进入壁垒 | 第60-63页 |
(一) 逐渐开放行政管制领域 | 第60-61页 |
(二) 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竞争评估机制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