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抗剪及与钢筋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建筑垃圾概况第12-14页
    1.3 再生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再生混凝土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再生混凝土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研究概况第16-19页
        1.4.1 再生混凝土的物理性能研究第16-17页
        1.4.2 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研究第17页
        1.4.3 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第17-19页
    1.5 再生混凝土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概况第19-21页
    1.6 再生混凝土梁的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概况第21-26页
        1.6.1 黏结锚固机理概述第22页
        1.6.2 黏结锚固的试验方法第22-24页
        1.6.3 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的研究第24-25页
        1.6.4 黏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概况第25-26页
    1.7 高强钢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6-27页
    1.8 技术路线第27-28页
    1.9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2章 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29-43页
    2.1 富含砖粒再生粗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第29-32页
        2.1.1 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第30-31页
        2.1.2 颗粒级配第31页
        2.1.3 吸水率试验第31-32页
        2.1.4 含泥量第32页
    2.2 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第32-36页
        2.2.1 主要原材料第33-36页
        2.2.2 配合比的确定第36页
    2.3 试件制作第36-38页
    2.4 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第38-41页
        2.4.1 再生混凝土收缩变形影响因素第39-40页
        2.4.2 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测定第40-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设计与准备第43-51页
    3.1 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剪切性能试验方案设计第43-44页
        3.1.1 试验目的第43页
        3.1.2 试验主要研究内容第43-44页
    3.2 试验准备第44-49页
        3.2.1 试验原材料第44页
        3.2.2 试验所采用的配合比确定第44-45页
        3.2.3 试验试件设计及制作第45-46页
        3.2.4 试验加载装置与方案第46-47页
        3.2.5 试验量测第47-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第51-59页
    4.1 四点受力等高变宽梁破坏特征第51-52页
        4.1.1 梁的破坏特征第51页
        4.1.2 试件梁的破坏裂缝的宏观表现特征第51-52页
    4.2 抗剪强度分析第52-53页
    4.3 剪切性能分析第53页
    4.4 剪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第53-55页
    4.5 剪切模量计算式的建立第55-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试验研究第59-73页
    5.1 中心拉拔试验设计方案第59页
        5.1.1 试验目的第59页
        5.1.2 试验的主要研究内容第59页
    5.2 试验准备第59-67页
        5.2.1 试验原材料和配合比确定第59-61页
        5.2.2 试验试件设计及制作第61-67页
    5.3 试件的浇筑第67-68页
    5.4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第68-72页
        5.4.1 试验装置的标定第69-70页
        5.4.2 试验装置第70-71页
        5.4.3 试验加载方案第71-72页
        5.4.4 试验量测内容第72页
    5.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6章 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黏结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第73-91页
    6.1 试验破坏形态分析第73-74页
        6.1.1 立方体试件的试验破坏形态第73页
        6.1.2 棱柱体试件的试验破坏形态第73-74页
    6.2 拉拔试验曲线第74-80页
        6.2.1 立方体试件的P-S曲线图第74-78页
        6.2.2 棱柱体试件P-S曲线第78-80页
    6.3 黏结强度分析第80-83页
    6.4 超声检测混凝土损伤第83-87页
        6.4.1 检测原理第83-86页
        6.4.2 试验结果分析第86-87页
    6.5 考虑损伤因子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研究第87页
    6.6 各因素对黏结性能的分析第87-89页
        6.6.1 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对黏结性能的分析第87-89页
        6.6.2 钢筋外形及钢筋强度对黏结性能的影响第89页
    6.7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7章 富含砖粒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滑移的数值模拟分析第91-97页
    7.1 黏结滑移单元的建立第91-93页
    7.2 算例第93-96页
    7.3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结论与展望第97-99页
    结论第97-98页
    展望第98-99页
致谢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作者简介第107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07页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情况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oS2/MoO2/碳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及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钙钛矿型钛酸盐系无铅储能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