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测量系统中的若干后处理算法及其实现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电声测量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第12-14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2 电声相关原理及测量系统分析 | 第17-27页 |
2.1 声学基本理论 | 第17-18页 |
2.1.1 声压 | 第17页 |
2.1.2 声强 | 第17页 |
2.1.3 声功率 | 第17-18页 |
2.2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和测试参数 | 第18-20页 |
2.2.1 扬声器简介 | 第18-19页 |
2.2.2 扬声器的性能参数 | 第19-20页 |
2.3 电声测量系统分析 | 第20-26页 |
2.3.1 电声测量系统的原理 | 第20-23页 |
2.3.2 电声测量所需主要配件 | 第23页 |
2.3.3 实现后处理的平台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后处理主要算法的研究 | 第27-63页 |
3.1 常量运算的算法及验证 | 第27-32页 |
3.1.1 对x轴进行常量加运算的算法及验证 | 第28-31页 |
3.1.2 对x轴进行常量减运算的算法 | 第31页 |
3.1.3 对y轴进行常量乘运算的算法 | 第31页 |
3.1.4 对y轴进行常量除运算的算法 | 第31页 |
3.1.5 对z轴进行常量运算的算法 | 第31-32页 |
3.2 算术运算的算法及验证 | 第32-37页 |
3.2.1 算术运算的算法 | 第33页 |
3.2.2 算术运算的算法验证 | 第33-35页 |
3.2.3 不同模式下算术运算的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3.3 平滑算法及验证 | 第37-43页 |
3.3.1 平滑算法的推导 | 第37-38页 |
3.3.2 不同扫频分辨率下的平滑算法 | 第38-42页 |
3.3.3 Hanning加权时的平滑算法 | 第42-43页 |
3.4 相位展开算法及验证 | 第43-46页 |
3.4.1 相位展开算法的推导 | 第43-45页 |
3.4.2 相位展开算法的验证 | 第45-46页 |
3.5 群延迟算法及验证 | 第46-49页 |
3.5.1 群延迟算法的推导 | 第46-48页 |
3.5.2 群延迟算法的验证 | 第48-49页 |
3.6 交点算法及验证 | 第49-52页 |
3.6.1 交点算法的推导 | 第49-50页 |
3.6.2 交点算法的验证 | 第50-52页 |
3.7 加窗算法及验证 | 第52-56页 |
3.7.1 加窗算法的研究 | 第52-53页 |
3.7.2 加窗算法的验证 | 第53-56页 |
3.8 分辨率改变算法及验证 | 第56-61页 |
3.8.1 分辨率改变的方法 | 第56-57页 |
3.8.2 分辨率改变算法的验证 | 第57-61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4 后处理复杂算法的研究 | 第63-69页 |
4.1 谐振评估算法的研究 | 第63-66页 |
4.1.1 谐振频率的求取及验证 | 第63-65页 |
4.1.2 求品质因数的方法 | 第65-66页 |
4.2 求指向性指数算法的研究 | 第66-67页 |
4.3 时域波形滤波器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后处理应用举例 | 第69-73页 |
5.1 耳机灵敏度的修正 | 第69-70页 |
5.2 耳机曲线的补偿 | 第70-71页 |
5.3 对多单元分频扬声器系统进行试验 | 第71-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后处理算法的实现方法研究 | 第73-79页 |
6.1 混合编程的必要性 | 第73页 |
6.2 混合编程的实现方法及步骤 | 第73-78页 |
6.2.1 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 | 第73-75页 |
6.2.2 与Matlab混合编程具体实现 | 第75-7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7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A | 第85-89页 |
附录 B | 第89-9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