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各类型航空器论文--扑翼机论文

多自由度昆虫仿生飞行驱动机构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仿生扑翼微飞行器研究进展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仿生扑翼微飞行器关键技术问题第15-16页
    1.4 课题主要研究工作与内容安排第16页
    1.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 扑翼飞行机理研究与运动模型的建立第17-27页
    2.1 昆虫扑翼飞行机理第17-23页
        2.1.1 昆虫翅膀构造第17-18页
        2.1.2 昆虫扑翼飞行运动方式第18-19页
        2.1.3 昆虫扑翼飞行高升力机理第19-22页
        2.1.4 昆虫和鸟类扑翼飞行的异同点第22-23页
    2.2 扑翼运动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2.2.1 简谐函数模型第23页
        2.2.2 梯形函数模型第23-24页
    2.3 扑翼飞行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简介第24-26页
        2.3.1 流动控制方程的建立第24-25页
        2.3.2 控制方程的数值求解第25页
        2.3.3 扑翼气动性能参数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多自由度扑翼驱动机构设计第27-39页
    3.1 常见仿生扑翼驱动机构及原理分析第27-29页
    3.2 新型仿生扑翼驱动机构设计与参数确定第29-33页
    3.3 仿生扑翼机构材料选择第33-36页
        3.3.1 机身骨架材料选择第33-34页
        3.3.2 差动传动材料选择第34-35页
        3.3.3 机翼材料选择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9页
4 仿生扑翼微飞行器系统设计第39-63页
    4.1 整体方案的确定第39-42页
    4.2 关键器件的选型第42-54页
    4.3 电路系统的设计第54-56页
    4.4 控制程序的开发第56-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3页
5 昆虫扑翼模型实验与数据分析第63-73页
    5.1 机械零部件加工与装配第63-65页
    5.2 实验平台搭建第65-67页
    5.3 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第67-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全文总结第73页
    6.2 工作创新第73-74页
    6.3 研究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附录第83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重力热环境对兔子生理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新型微气泡发生装置在处理污染水体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