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8页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 | 第20-23页 |
2.1.1 杜邦分析体系的指标体系 | 第20-21页 |
2.1.2 杜邦分析体系的公式体系 | 第21-22页 |
2.1.3 杜邦分析体系图 | 第22页 |
2.1.4 杜邦分析体系的功能 | 第22-23页 |
2.2 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改进依据 | 第23-25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页 |
2.2.2 资产负债观及决策有用观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局限性 | 第25-29页 |
3.1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内容 | 第25页 |
3.2 传统杜邦分析体系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中的局限性 | 第25-29页 |
3.2.1 缺乏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 | 第25-26页 |
3.2.2 缺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 | 第26页 |
3.2.3 缺乏对企业股利支付能力的研究 | 第26-27页 |
3.2.4 没有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 | 第27页 |
3.2.5 缺乏现金流量信息分析 | 第27-28页 |
3.2.6 没有考虑权益资本成本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杜邦分析体系的改进设计 | 第29-42页 |
4.1 结合非财务分析 | 第29-30页 |
4.2 杜邦分析体系的改进思路 | 第30-33页 |
4.2.1 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 | 第30-32页 |
4.2.2 引入现金流量指标 | 第32页 |
4.2.3 增加股利支付能力指标 | 第32-33页 |
4.2.4 增加可持续增长率指标 | 第33页 |
4.3 改进后杜邦分析体系的构建 | 第33-36页 |
4.3.1 改进后的财务指标体系 | 第33-35页 |
4.3.2 改进后杜邦分析体系的公式体系 | 第35-36页 |
4.3.3 改进后的杜邦分析体系图 | 第36页 |
4.4 结合财务战略矩阵 | 第36-42页 |
4.4.1 经济增加值 | 第37-39页 |
4.4.2 财务战略矩阵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杜邦分析体系在金地集团的应用研究 | 第42-60页 |
5.1 公司简介 | 第42-43页 |
5.2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在金地集团的应用 | 第43-44页 |
5.3 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在金地集团的应用 | 第44-57页 |
5.3.1 结合非财务评价 | 第44-46页 |
5.3.2 改进杜邦分析体系分析 | 第46-54页 |
5.3.3 结合财务战略矩阵 | 第54-57页 |
5.4 改进前后杜邦分析体系的应用结果对比及建议 | 第57-60页 |
5.4.1 改进前后杜邦分析体系的应用结果对比 | 第57-58页 |
5.4.2 建议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1 | 第65-68页 |
附录2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