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固阳县长胜渠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第12页 |
1.2 交通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 | 第12-13页 |
1.3 以往地质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1.3.1 以往地质工作 | 第13-14页 |
1.3.2 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统计 | 第16-17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7页 |
2.1 区域地层 | 第17-20页 |
2.1.1 中太古界乌拉山群 | 第17-20页 |
2.1.2 其他地层 | 第20页 |
2.2 区域构造 | 第20-22页 |
2.2.1 褶皱 | 第20页 |
2.2.2 断层 | 第20-22页 |
2.3 岩浆岩 | 第22-25页 |
2.4 变质岩 | 第25页 |
2.5 区域矿产 | 第25-27页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7-46页 |
3.1 矿区地质 | 第27-30页 |
3.1.1 矿区地层 | 第27-28页 |
3.1.2 矿区构造 | 第28-29页 |
3.1.3 矿区岩浆岩 | 第29-30页 |
3.2 矿体特征 | 第30-36页 |
3.2.1 矿体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3.2.2 矿体类型 | 第31-32页 |
3.2.3 矿体规模、产状及形态 | 第32-36页 |
3.3 矿石特征 | 第36-40页 |
3.3.1 矿石类型 | 第36-37页 |
3.3.2 矿石组构 | 第37-38页 |
3.3.3 矿石矿物成分 | 第38-39页 |
3.3.4 矿石化学成分 | 第39-40页 |
3.4 围岩蚀变 | 第40-41页 |
3.5 成矿期次 | 第41-42页 |
3.6 金的赋存状态 | 第42-44页 |
3.7 找矿标志 | 第44-46页 |
第4章 矿床成因 | 第46-56页 |
4.1 成矿条件 | 第46-48页 |
4.1.1 地层条件 | 第46页 |
4.1.2 构造条件 | 第46-48页 |
4.1.3 岩浆岩条件 | 第48页 |
4.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第48-51页 |
4.2.1 样品的采集与研究方法 | 第48-49页 |
4.2.2 流体包裹体类型及特征 | 第49页 |
4.2.3 显微测温结果 | 第49-50页 |
4.2.4 成矿压力与深度的估算 | 第50-51页 |
4.3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1-52页 |
4.4 成矿时代 | 第52-53页 |
4.5 矿床成因类型与成矿过程 | 第53-54页 |
4.6 控矿规律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图版 | 第59-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