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SF6气体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SF6气体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2 系统关键应用技术介绍 | 第13-20页 |
2.1 传感器技术 | 第13-14页 |
2.1.1 传感器的组成结构 | 第13页 |
2.1.2 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 第13-14页 |
2.2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 | 第14-18页 |
2.2.1 ZigBee网络的组成设备 | 第14-15页 |
2.2.2 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 | 第15-16页 |
2.2.3 ZigBee网络协议栈 | 第16-18页 |
2.3 单片机技术 | 第18-19页 |
2.4 小结 | 第19-20页 |
3 SF_6开关室环境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9页 |
3.1 系统实现的功能 | 第20-21页 |
3.2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21页 |
3.3 无线通信方式的选择 | 第21-24页 |
3.3.1 常用无线通信方式介绍 | 第21-23页 |
3.3.2 确定本系统无线通信方式 | 第23-24页 |
3.4 核心处理芯片的选择 | 第24-25页 |
3.4.1 几种常用的ZigBee核心处理芯片介绍 | 第24-25页 |
3.4.2 确定核心处理芯片 | 第25页 |
3.5 传感器的选择 | 第25-28页 |
3.5.1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 第26页 |
3.5.2 SF_6传感器的选择 | 第26-27页 |
3.5.3 O_2传感器的选择 | 第27-28页 |
3.6 小结 | 第28-29页 |
4 SF_6开关室环境监测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 第29-40页 |
4.1 协调器节点硬件设计 | 第29-34页 |
4.1.1 射频前端电路设计 | 第30页 |
4.1.2 串口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 第30-32页 |
4.1.3 供电电源模块设计 | 第32-33页 |
4.1.4 报警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4.1.5 风机启动电路设计 | 第34页 |
4.2 路由器节点硬件设计 | 第34-36页 |
4.3 终端节点硬件设计 | 第36-39页 |
4.3.1 温湿度传感器电路连接图 | 第37页 |
4.3.2 SF_6传感器电路连接图 | 第37-38页 |
4.3.3 O_2传感器电路连接图 | 第38-39页 |
4.4 小结 | 第39-40页 |
5 SF_6开关室环境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40-51页 |
5.1 几种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第40-42页 |
5.1.1 ZigBee软件开发环境 | 第40-41页 |
5.1.2 Z-Stack协议栈 | 第41-42页 |
5.1.3 LabVIEW开发平台 | 第42页 |
5.2 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 第42-43页 |
5.3 路由器节点软件设计 | 第43-44页 |
5.4 终端节点软件设计 | 第44-48页 |
5.4.1 温湿度传感器软件设计 | 第46-47页 |
5.4.2 O_2浓度测量传感器软件设计 | 第47页 |
5.4.3 SF_6气体浓度测量传感器软件设计 | 第47-48页 |
5.5 报警回路子程序软件设计 | 第48-49页 |
5.6 上位机监测界面设计 | 第49-50页 |
5.6.1 串口通信软件设计 | 第49页 |
5.6.2 监测显示界面设计 | 第49-50页 |
5.7 小结 | 第50-51页 |
6 SF6开关室环境监测系统测试 | 第51-58页 |
6.1 监测系统调试 | 第51-53页 |
6.1.1 硬件调试 | 第51-52页 |
6.1.2 软件调试 | 第52-53页 |
6.2 监测系统功能检测 | 第53页 |
6.3 监测系统稳定性测试 | 第53-56页 |
6.4 监测数据准确性校对 | 第56页 |
6.5 监测系统报警功能测试 | 第56-57页 |
6.6 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