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基于利用等指数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损益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8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4-17页
        1.2.3 研究进展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研究目标第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基本概念第20页
        2.1.1 利用等指数第20页
        2.1.2 标准粮产量第20页
        2.1.3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第20页
        2.1.4 生态损益第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4页
        2.2.1 土地稀缺理论第20-21页
        2.2.2 人地关系理论第21页
        2.2.3 粮食安全理论第21-22页
        2.2.4 动态平衡理论第22页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4页
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第24-28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4-27页
        3.1.1 自然概况第24-25页
        3.1.2 社会经济概况第25页
        3.1.3 耕地利用现状第25-27页
    3.2 数据来源第27-28页
4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第28-38页
    4.1 耕地各生态系统服务与耕地质量的关系第28-29页
    4.2 耕地各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方法第29-36页
        4.2.1 食物生产第29页
        4.2.2 气体调节第29-30页
        4.2.3 土壤养分循环第30页
        4.2.4 土壤保持第30-34页
        4.2.5 水源涵养第34-36页
    4.3 耕地各生态系统服务量化结果分析第36-38页
5 “利用等指数—标准粮产量—生态服务物质量”模型的构建第38-43页
    5.1 国家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产量的关系第38-39页
    5.2 产量与各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之间的关系第39-42页
        5.2.1 产量与各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物质量变化相关性分析第39页
        5.2.2 产量与各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变化间的函数关系第39-42页
    5.3 构建“利用等指数—标准粮产量—生态服务物质量”关系模型第42-43页
6 耕地占补平衡生态损益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6.1 耕地占补项目的生态损益研究第43-45页
        6.1.1 耕地占补生态损益测算方法第43页
        6.1.2 典型耕地占补项目的生态损益分析第43-45页
    6.2 区域生态修复建议第45-46页
7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54页
作者简历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详细摘要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港地区农户休耕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盐山县为例
下一篇:河北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