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高粱论文

分蘖对高粱生长发育及物质生产的影响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16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5页
        1.2.1 种植密度和群体结构的关系第11-12页
        1.2.2 分蘖和群体结构的关系第12-13页
        1.2.3 高粱分蘖对产量的影响第13页
        1.2.4 高粱分蘖对植株性状的影响第13-14页
        1.2.5 高粱分蘖遗传和环境调控的生理框架第14-15页
    1.3 研究目标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19页
    2.1 试验设计第16页
        2.1.1 试验地及品种的选择第16页
        2.1.2 种植及施肥方案第16页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16-18页
        2.2.1 高粱分蘖田间调查第16-17页
        2.2.2 高粱形态特征第17页
        2.2.3 高粱群体光合生产特征第17页
        2.2.4 高粱群体微环境因子第17-18页
        2.2.5 高粱的产量和穗部性状第18页
    2.3 数据统计分析第18-1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9-45页
    3.1 高粱分蘖动态及分蘖率第19-20页
        3.1.1 单株分蘖数第19-20页
        3.1.2 有效分蘖率第20页
    3.2 高粱的形态特征第20-27页
        3.2.1 株高第20-23页
        3.2.2 茎粗第23-25页
        3.2.3 叶面积第25-27页
    3.3 高粱群体光合生产特征第27-40页
        3.3.1 叶绿素相对值第27-32页
        3.3.2 净光合速率第32-36页
        3.3.6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第36-40页
    3.4 高粱群体微环境因子第40-42页
        3.4.1 光照强度第40-41页
        3.4.2 二氧化碳浓度第41-42页
    3.5 高粱产量与穗部性状第42-45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5-48页
    4.1 结论第45-46页
        4.1.1 高粱分蘖表现特征第45页
        4.1.2 高粱形态特征第45页
        4.1.3 高粱光合生产特征第45-46页
        4.1.4 高粱群体环境因子第46页
        4.1.5 高粱产量表现特征第46页
    4.2 讨论第46-48页
        4.2.1 分蘖对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6-47页
        4.2.2 分蘖对高粱物质生产的影响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4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肥运筹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高产粳稻叶绿素荧光及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