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石墨烯概述 | 第10-14页 |
1.1.1 石墨烯简介 | 第10页 |
1.1.2 石墨烯的性质 | 第10-13页 |
1.1.3 石墨烯的合成 | 第13-14页 |
1.2 石墨烯在光纤传感领域的应用 | 第14-17页 |
1.2.1 光纤传感技术发展 | 第14-15页 |
1.2.2 石墨烯光纤温度传感器 | 第15-16页 |
1.2.3 石墨烯光纤湿度传感器 | 第16页 |
1.2.4 石墨烯光纤气体传感器 | 第16-17页 |
1.2.5 石墨烯光纤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17页 |
1.3 石墨烯偏振选择吸收传感进展 | 第17-19页 |
1.4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1 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1.4.2 课题来源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石墨烯偏振选择吸收棱镜式传感理论计算 | 第21-46页 |
2.1 石墨烯偏振选择吸收棱镜式传感原理 | 第21-29页 |
2.1.1 菲涅尔公式 | 第21-23页 |
2.1.2 多光束干涉法 | 第23-24页 |
2.1.3 薄膜光学特征矩阵法 | 第24-28页 |
2.1.4 膜系反射率计算 | 第28-29页 |
2.2 石墨烯偏振选择吸收机理研究 | 第29-40页 |
2.2.1 MATLAB简介 | 第29页 |
2.2.2 MATLAB计算结果 | 第29-32页 |
2.2.3 COMSOL Multiphysics简介 | 第32-33页 |
2.2.4 COMSOL Multiphysics建模 | 第33-36页 |
2.2.5 COMSOL Multiphysics计算结果 | 第36-40页 |
2.3 石墨烯偏振选择吸收棱镜式传感 | 第40-43页 |
2.3.1 参数优化 | 第40-41页 |
2.3.2 传感曲线 | 第41-43页 |
2.4 石墨烯棱镜模型中的完全偏振吸收现象 | 第43-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石墨烯偏振选择吸收光纤式传感理论计算 | 第46-61页 |
3.1 石墨烯偏振选择吸收光纤式传感原理 | 第47页 |
3.2 参数优化 | 第47-52页 |
3.2.1 石墨层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2 光纤纤芯直径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3 传感区域长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3.2.4 光纤数值孔径的影响 | 第52页 |
3.3 传感曲线 | 第52-53页 |
3.4 光纤光栅计算研究 | 第53-59页 |
3.4.1 光纤光栅耦合模理论 | 第54-55页 |
3.4.2 光纤光栅多层膜矩阵计算法 | 第55-57页 |
3.4.3 光纤光栅反射谱MATLAB计算结果 | 第57-58页 |
3.4.4 光纤光栅反射谱COMSOLMultiphysics计算结果 | 第58-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光纤端面固定氧化石墨烯的研究 | 第61-70页 |
4.1 光沉积法原理 | 第61-6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2-64页 |
4.2.1 试剂及仪器 | 第62-63页 |
4.2.2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第63页 |
4.2.3 光沉积实验光路设置 | 第63-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69页 |
4.3.1 PMMA添加影响 | 第65-66页 |
4.3.2 光强影响 | 第66页 |
4.3.3 光模式影响 | 第66-67页 |
4.3.4 沉积时间影响 | 第67-68页 |
4.3.5 GO饱和吸收特性 | 第68-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5.1 总结 | 第70-71页 |
5.2 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