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6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31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公路 | 第19-20页 |
2.1.2 过境公路 | 第20页 |
2.1.3 公路景观 | 第20-21页 |
2.2 “撤县改区”的相关概况 | 第21-23页 |
2.2.1 概念界定 | 第21页 |
2.2.2 历史进程 | 第21-23页 |
2.2.3 发展优势 | 第23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3-25页 |
2.3.2 景观美学 | 第25-28页 |
2.3.3 环境心理学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撤县改区”地区过境公路景观现状研究 | 第31-45页 |
3.1 样地选择 | 第3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3.3 调研结果分析 | 第31-40页 |
3.3.1 过境公路景观特征分析 | 第31-39页 |
3.3.2 过境公路景观功能分析 | 第39-40页 |
3.4 过境公路景观现状特征 | 第40-41页 |
3.4.1 景观结构单一 | 第40页 |
3.4.2 功能不完善 | 第40页 |
3.4.3 景观质量低 | 第40-41页 |
3.4.4 过村镇路段绿化场地有限 | 第41页 |
3.4.5 景观连续性不足 | 第41页 |
3.5 “撤县改区”对过境公路景观的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3.5.1 对景观性质和功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5.2 对过境公路环境的影响 | 第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4章 “撤县改区”背景下过境公路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 第45-63页 |
4.1 过境公路景观设计要点调查研究 | 第45-49页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45页 |
4.1.2 调查问卷的发放 | 第45页 |
4.1.3 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 | 第45-49页 |
4.1.4 调查结论 | 第49页 |
4.2 过境公路景观设计要点 | 第49-56页 |
4.2.1 过境公路景观生态化设计 | 第49-53页 |
4.2.2 动视觉与景观设计尺度 | 第53-55页 |
4.2.3 完善景观功能 | 第55-56页 |
4.2.4 景观美学应用 | 第56页 |
4.3 过境公路景观设计内容 | 第56-61页 |
4.3.1 公路改造提升 | 第56-57页 |
4.3.2 公路两侧林带设计 | 第57页 |
4.3.3 中央绿化带设计 | 第57-58页 |
4.3.4 路边沟设计 | 第58页 |
4.3.5 过村镇段景观设计 | 第58-60页 |
4.3.6 亮化工程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案例应用——以309国道邯郸至肥乡段公路景观概念设计为例 | 第63-89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63页 |
5.2 肥乡区及309国道沿线现状分析 | 第63-71页 |
5.2.1 肥乡区概况 | 第63-66页 |
5.2.2 “撤县改区”后肥乡区及309国道的区域功能定位分析 | 第66页 |
5.2.3 道路沿线用地状况 | 第66-67页 |
5.2.4 景观现状调查 | 第67-70页 |
5.2.5 309国道沿线景观现状总结 | 第70-71页 |
5.3 设计目标及理念 | 第71页 |
5.4 设计原则 | 第71-72页 |
5.5 公路景观设计内容 | 第72-87页 |
5.5.1 林带及中央绿化带设计 | 第72-78页 |
5.5.2 三大景观节点设计 | 第78-80页 |
5.5.3 309国道与各低等级道路交叉口空间景观设计 | 第80-81页 |
5.5.4 沿线村庄入口空间景观设计 | 第81-82页 |
5.5.5 过村镇段公路两侧标准段设计 | 第82-83页 |
5.5.6 绿化种植设计 | 第83页 |
5.5.7 相关配套设施设计 | 第83-8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89-91页 |
研究结论 | 第89-90页 |
研究不足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附录 | 第97-101页 |
作者简介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