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股市波动性的ARCH效应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21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1页
        1.3.3 文献述评第21页
    1.4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22-24页
        1.5.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5.2 技术路线图第23-24页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第24-25页
        1.6.1 可能存在的创新第24页
        1.6.2 可能存在的不足第24-25页
2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第25-28页
    2.1 混合分布假说(MDH)第25-26页
    2.2 顺序信息到达假说(SIAH)第26页
    2.3 判断差异模型(DO)第26-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3 上证指数的简单静态描述统计分析第28-33页
    3.1 中国股市波动特征第28-29页
    3.2 样本的选取及波动性描述第29-33页
        3.2.1 样本的选取和预处理第29页
        3.2.2 上证指数的简单描述统计分析第29-33页
4 实证研究第33-54页
    4.1 研究方法第33-35页
        4.1.1 ARCH模型第33页
        4.1.2 GARCH模型第33-34页
        4.1.3 EGARCH模型第34-35页
        4.1.4 TGARCH模型第35页
    4.2 检验价格收益序列的平稳性第35-36页
    4.3 上证指数ARCH效应分析第36-38页
        4.3.1 收益率序列的自相关检验第36-37页
        4.3.2 收益率序列ARCH效应的检验第37-38页
    4.4 建立GARCH族模型及分析第38-47页
        4.4.1 ARMA模型的确定第38-41页
        4.4.2 上证指数日价格波动ARCH族建模处理第41-47页
    4.5 GARCH模型扩展分析第47-54页
        4.5.1 基于EGARCH模型的交易量对价格波动的影响第50-52页
        4.5.2 基于TGARCH模型的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分析第52-54页
5 研究结论及可行性建议第54-58页
    5.1 研究结论第54-55页
        5.1.1 实证结果分析第54页
        5.1.2 存在的原因分析第54-55页
    5.2 可行性的建议第55-58页
        5.2.1 从市场准入门槛角度第55-56页
        5.2.2 从上市企业自身角度第56页
        5.2.3 从投资者自身角度第56页
        5.2.4 从市场监管角度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设银行H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民间借贷客户违约风险规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