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12-16页 |
1.2.1 产能过剩的界定及其测度 | 第12-13页 |
1.2.2 政府补贴与产能过剩 | 第13-15页 |
1.2.3 产业同构与产能过剩 | 第15页 |
1.2.4 “合成谬误”与产能过剩的关系研究 | 第15-16页 |
1.2.5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论文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1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6-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中国区域新兴产业政府补贴、产业同构与产能过剩水平实际测度 | 第20-29页 |
2.1 供给侧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测度 | 第20-22页 |
2.2 需求侧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测度 | 第22-24页 |
2.3 中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比较 | 第24-26页 |
2.4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构水平测度 | 第26-29页 |
2.4.1 模型选择 | 第26页 |
2.4.2 数据选取 | 第26-27页 |
2.4.3 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第3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存在“合成谬误”趋势的理论机理 | 第29-35页 |
3.1 产业发展中的“合成谬误”内涵 | 第29页 |
3.2 基于补贴福利效应的机理分析 | 第29-32页 |
3.3 基于产业同构效应的机理分析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合成谬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实证检验 | 第35-41页 |
4.1 计量模型构建 | 第35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4.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光伏产业“合成谬误”特征的案例研究 | 第41-47页 |
5.1 案例设计 | 第41页 |
5.2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分析 | 第41-42页 |
5.3 政府补贴对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5.4 产业同构对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影响分析 | 第44-47页 |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