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理工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实证研究--以武汉高校为例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一、绪论第11-24页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1-15页
        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 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导第11-12页
            (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题中之义第12页
            (3) 理工类大学生现状的客观要求第12-13页
        2. 选题意义第13-15页
            (1) 理论意义第13页
            (2) 现实意义第13-15页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5-21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1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和创新第21-22页
        1.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21页
        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3. 研究创新第22页
    (四)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22-24页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相关理论第24-26页
    (一) 政治社会化相关理论第24-25页
        1.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第24-25页
        2. 政治社会化的传播媒介及途径第25页
    (二)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第25-26页
三、理工类大学生及其政治社会化基本情况第26-74页
    (一) 理工类大学生简介第26-27页
        1. 理工类大学生基本情况第26页
        2. 理工类大学生特点第26-27页
    (二)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调查基本情况介绍第27-71页
        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有效问卷共883份)第27-37页
        2. 相关因素的差异性分析第37-71页
    (三) 理工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方面第71页
        1. 具备基本政治知识和素养第71页
        2. 政治参与较积极第71页
        2. 政治规范感较强第71页
    (四) 理工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方面第71-74页
        1. 政治认知较模糊第72页
        2. 政治情感不浓厚第72页
        3. 政治参与务虚化第72页
        4. 政治技能较粗糙第72-74页
四、理工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第74-80页
    (一) 高校大学生普遍性问题第74-76页
        1. 社会环境的原因第74页
        2. 高校政治文化氛围的原因第74-75页
        3、家庭教育的原因第75-76页
        4、网络发展与新媒体的原因第76页
        5、大学生主观因素的原因第76页
    (二) 理工类大学生直接关联的原因第76-80页
        1、理工类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第76-78页
        2、高校政治教育与实践的原因第78-80页
五、完善理工类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及对策分析第80-85页
    (一) 针对全体大学生的普遍性建议第80-82页
        1、优化社会环境第80页
        2、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第80-81页
        3、构建和谐家庭环境第81页
        4、提升大学生素养第81-82页
        5、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第82页
    (二) 针对理工类大学生的特殊性建议第82-85页
        1、加强学生自身建设第82-83页
        2、健全学校教育体系第83-85页
结论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致谢第89-90页
附件: 关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的调查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州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下一篇:临沂市社区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