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游离核酸的生物医学意义 | 第14-16页 |
1.2 核酸检测中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16-23页 |
1.2.1 酶辅助信号放大技术 | 第16-19页 |
1.2.2 无酶信号放大技术 | 第19-23页 |
1.3 核酸检测中提高准确度的方法 | 第23-28页 |
1.3.1 样品预处理方法 | 第23-27页 |
1.3.2 比率型信号策略 | 第27-28页 |
1.4 本文拟开展的工作 | 第28-30页 |
第2章 基于磁珠辅助的催化发夹组装和“DD-A”FRET信号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核酸 | 第30-47页 |
2.1 前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6页 |
2.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1-33页 |
2.2.2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33-34页 |
2.2.3 电泳表征催化发夹组装的可行性 | 第34页 |
2.2.4 荧光检测 | 第34页 |
2.2.5 基于“DD-A”FRET的催化发夹组装的可行性验证 | 第34页 |
2.2.6 供体和受体探针比例的优化 | 第34页 |
2.2.7 磁珠的修饰 | 第34页 |
2.2.8 催化发夹组装放大部分(第3步)的条件优化 | 第34-35页 |
2.2.9 捕获和富集部分(第1-2步)的条件优化 | 第35页 |
2.2.10 考察缓冲液中检测DNA-21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第35页 |
2.2.11 考察缓冲液中检测miRNA-21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第35-36页 |
2.2.12 血清中本方法检测miRNA-21的回收率 | 第36页 |
2.2.13 细胞培养液中本方法检测miRNA-21的效果 | 第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6页 |
2.3.1 基于磁珠辅助的催化发夹组装和“DD-A”FRET的检测原理 | 第36-37页 |
2.3.2 电泳表征催化发夹组装的发生 | 第37页 |
2.3.3 基于催化发夹组装的“DD-A”FRET信号的验证 | 第37-39页 |
2.3.4 供体探针和受体探针比例的优化 | 第39-40页 |
2.3.5 计算磁珠上Capture探针的表面覆盖率 | 第40页 |
2.3.6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0-42页 |
2.3.7 DNA的定量检测 | 第42-44页 |
2.3.8 miRNA-21的定量检测 | 第44-45页 |
2.3.9 血清样品中miRNA-21的检测 | 第45-46页 |
2.3.10 细胞培养液中miRNA-21的检测 | 第46页 |
2.4 结论 | 第46-47页 |
第3章 基于染料自淬灭和外切酶Ⅲ切割的DNA生物条形码技术检测复杂样品中的microRNA | 第47-59页 |
3.1 前言 | 第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51页 |
3.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47-48页 |
3.2.2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48页 |
3.2.3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修饰和表征 | 第48-49页 |
3.2.4 磁珠的修饰 | 第49页 |
3.2.5 可行性的考察 | 第49页 |
3.2.6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9-50页 |
3.2.7 缓冲液中考察miRNA-141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第50-51页 |
3.2.8 血清中本方法检测miRNA-141的回收率 | 第5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3.3.1 检测原理 | 第51-52页 |
3.3.2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及修饰结果 | 第52页 |
3.3.3 磁珠的修饰结果 | 第52-53页 |
3.3.4 可行性的分析 | 第53-54页 |
3.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4-56页 |
3.3.6 考察缓冲液中检测miRNA-141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第56-58页 |
3.3.7 实际样品的测试 | 第58页 |
3.4 结论 | 第58-59页 |
第4章 基于染料自淬灭和外切酶Ⅲ循环切割的DNA生物条形码技术用于检测复杂样品中的microRNA | 第59-72页 |
4.1 前言 | 第5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9-63页 |
4.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59-60页 |
4.2.2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60页 |
4.2.3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修饰和表征 | 第60-61页 |
4.2.4 磁珠的修饰 | 第61页 |
4.2.5 电泳验证外切酶Ⅲ循环放大反应 | 第61页 |
4.2.6 可行性的考察 | 第61页 |
4.2.7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1-62页 |
4.2.8 缓冲液中考察miRNA-21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第62页 |
4.2.9 实际样品中miRNA-21的检测 | 第62-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1页 |
4.3.1 检测原理 | 第63-64页 |
4.3.2 电泳验证外切酶Ⅲ循环反应 | 第64页 |
4.3.3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修饰的表征 | 第64-65页 |
4.3.4 磁珠修饰的表征 | 第65页 |
4.3.5 可行性的分析 | 第65-66页 |
4.3.6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6-69页 |
4.3.7 考察缓冲液中检测miRNA-21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第69-71页 |
4.3.8 血清中本方法检测miRNA-21的回收率 | 第71页 |
4.3.9 细胞培养液中miRNA-21的检测 | 第71页 |
4.4 结论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