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状况 | 第12-20页 |
·概要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1-22页 |
第2章 IP 地址与帐户映射绑定 | 第22-40页 |
·概述 | 第22页 |
·帐户与IP 地址映射绑定原理与分析 | 第22-24页 |
·PPPOE 协议 | 第22-23页 |
·实现原理图 | 第23页 |
·基于PPPOE 协议的帐号采集的技术实现流程 | 第23-24页 |
·数据来源 | 第24-27页 |
·分光器分光技术 | 第24-25页 |
·端口镜像技术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页 |
·RADIUS 协议 | 第27-38页 |
·RADIUS 协议概述 | 第27-28页 |
·RADIUS 协议原理 | 第28-30页 |
·RADIUS 协议的包格式 | 第30-38页 |
·IP 地址绑定帐户实现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用户行为归集 | 第40-48页 |
·概述 | 第40页 |
·用户行为采集方式 | 第40页 |
·采集部署图 | 第40-41页 |
·出口电路分光或数据镜像方式采集 | 第40-41页 |
·接入层/汇聚层数据采集 | 第41页 |
·无源光分路合路器接入示意图 | 第41页 |
·SSS 灵活业务监测归集 | 第41-47页 |
·报文采集和过滤 | 第42-43页 |
·VoIP 业务识别 | 第43页 |
·VoIP 控制策略 | 第43-44页 |
·P2P 业务识别 | 第44-45页 |
·P2P 流量控制 | 第45-46页 |
·P2P 媒体流控制 | 第46页 |
·业务和用户统计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精准服务分析与技术实现 | 第48-56页 |
·精准服务分析 | 第48-51页 |
·概要 | 第48页 |
·用户行为分析的价值 | 第48-49页 |
·用户行为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个体用户行为分析 | 第50页 |
·用户群体行为分析 | 第50页 |
·专家分析 | 第50-51页 |
·精准服务技术实现 | 第51-54页 |
·采集体系结构图 | 第51-52页 |
·采集部署设计 | 第52页 |
·采集性能指标 | 第52-53页 |
·服务器设备参数 | 第53-54页 |
·可以识别的业务能力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精准服务研究实例 | 第56-67页 |
·系统总体功能介绍 | 第56-57页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57-58页 |
·系统总体设计考虑的问题 | 第58页 |
·系统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58页 |
·系统技术体系 | 第58-59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59页 |
·球场电子预约预定服务 | 第59页 |
·物业报修服务 | 第59页 |
·公告栏 | 第59页 |
·服务电话 | 第59页 |
·服务电话 | 第59页 |
·物业管理模块系统 | 第59-64页 |
·总体框架 | 第59-60页 |
·Portal 处理物业管理业务的逻辑框架总体框架 | 第60-61页 |
·移动电子互动电子社区平台框架 | 第61-62页 |
·关键技术说明 | 第62-64页 |
·场地预定 | 第64页 |
·系统管理的设计模型 | 第64页 |
·PORTAL 的设计模型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72-73页 |
附录 B 源代码 | 第7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