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训文体流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先秦时期——家训文体源起 | 第12-14页 |
1.1 《保训》——家训文体的开篇之作 | 第12页 |
1.2 诰体家训从诰中脱胎而出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汉魏六朝时期——书体、诫体、箴体家训并存 | 第14-20页 |
2.1 严肃整饬的箴体家训 | 第14-16页 |
2.2 训诫有力的诫体家训 | 第16-17页 |
2.3 短小精炼的书体家训 | 第17-20页 |
第三章 隋唐时期——家训文体走向繁荣 | 第20-30页 |
3.1 诗体家训空前繁荣发展 | 第20-24页 |
3.1.1 形式:以五言诗为主 | 第21-22页 |
3.1.2 内容: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 第22-23页 |
3.1.3 语言:通俗易懂,温和亲切 | 第23-24页 |
3.2 书体家训逐步走向成熟 | 第24-27页 |
3.2.1 内容:单一向多元转变 | 第24-25页 |
3.2.2 表达:直白向说理转变 | 第25-26页 |
3.2.3 修辞:巧用多样化修辞 | 第26-27页 |
3.3 箴体家训从束缚中走出 | 第27-30页 |
3.3.1 形式:开启自由化进程 | 第28页 |
3.3.2 内容:由单调向丰富转变 | 第28-29页 |
3.3.3 语言:由晦涩走向通俗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宋元明清时期——家训文体形式基本完备 | 第30-41页 |
4.1 科举制背景下的书体家训 | 第30-33页 |
4.1.1 “诲学”内容增加 | 第30-31页 |
4.1.2 语言的通俗化程度提高 | 第31-33页 |
4.2 形式及表达手法多样化的诗体家训 | 第33-37页 |
4.2.1 形式:多种形式并存 | 第33-34页 |
4.2.2 内容:以“孝悌”“修身”“勤学”为主 | 第34-36页 |
4.2.3 表达:巧用类比说理 | 第36-37页 |
4.3 格言体家训大量出现 | 第37-38页 |
4.4 依存于词的词体家训出现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注释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