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内外制导武器半实物仿真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半实物仿真的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1.3 论文研究重点及工作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航弹制导控制系统的建模与数学仿真 | 第17-32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 第17-20页 |
2.2.1 常用坐标系 | 第17-18页 |
2.2.2 常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 第18-20页 |
2.3 航弹六自由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0-25页 |
2.3.1 前提假设 | 第20-21页 |
2.3.2 已知条件 | 第21页 |
2.3.3 航弹的六自由度模型 | 第21-25页 |
2.4 航弹制导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29页 |
2.4.1 引言 | 第25-26页 |
2.4.2 三维比例导引律的设计 | 第26-27页 |
2.4.3 控制方式的选择 | 第27-29页 |
2.5 航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及数学仿真验证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航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 | 第32-48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航弹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方案 | 第32-35页 |
3.3 航弹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方案设计流程 | 第35-41页 |
3.3.1 仿真模拟设备的确定与选择 | 第35-37页 |
3.3.2 基于仿真计算机的实时航弹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 | 第37-38页 |
3.3.3 弹载计算机在回路的半实物仿真 | 第38-39页 |
3.3.4 弹载计算机、舵机在回路的半实物仿真 | 第39-40页 |
3.3.5 弹载计算机+舵机+导航系统在回路的半实物仿真 | 第40-41页 |
3.4 半实物仿真试验及结果 | 第41-47页 |
3.4.1 基于“银河”仿真计算机的实时半实物仿真试验 | 第41-43页 |
3.4.2 弹载计算机在回路的半实物仿真试验 | 第43-45页 |
3.4.3 弹载计算机、舵机在回路的半实物仿真试验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人在回路”制导控制方案设计 | 第48-56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导引头框架角和锁定目标点位置的计算 | 第48-52页 |
4.2.1 假设定义与背景介绍 | 第48-49页 |
4.2.2 导引头框架角 | 第49-51页 |
4.2.3 锁定目标点 | 第51-52页 |
4.3 基于锁定目标点的“人在回路”方案设计 | 第52-55页 |
4.3.1 一次锁定方式 | 第52-53页 |
4.3.2 多次锁定方式 | 第53-54页 |
4.3.3 连续瞄准方式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人在回路”的航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 | 第56-65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人在回路”的航弹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 第56-57页 |
5.3 “人在回路”半实物仿真系统试验设计 | 第57-62页 |
5.3.1 设备的确定与选择 | 第57-58页 |
5.3.2 人工控制台、摇杆在回路的“人在回路”系统半实物仿真 | 第58-62页 |
5.4 “人在回路”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64页 |
5.4.1 “人在回路”方案评价标准 | 第62-63页 |
5.4.2 “人在回路”半实物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束语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2-73页 |
附录 A 航弹、目标、地球和大气的一些参数 | 第73-74页 |
附录 B 串口通信协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