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线路及杆塔论文

高海拔条件下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导线电晕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形状第11-12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2-14页
第2章 高海拔下特高压电晕笼实验平台及测量系统第14-26页
    2.1 特高压电晕笼实验平台第14-18页
        2.1.1 特高压电晕笼第14-16页
        2.1.2 电压电流测量端第16-18页
    2.2 基于光纤传输的特高压电晕笼分裂导线电晕损失测量系统第18-23页
        2.2.1 测量系统硬件设计第18-21页
        2.2.2 软件设计第21-22页
        2.2.3 系统误差特性分析第22-23页
    2.3 基于紫外成像的电晕放电强度检测第23-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高海拔下特高压电晕笼导线起始特性研究第26-46页
    3.1 特高压电晕笼分裂导线表面电场强度仿真第26-27页
    3.2 高海拔不同气候条件下导线起晕电压/场强测量结果及分析第27-34页
        3.2.1 基于电晕损失测量系统和紫外成像仪的测量结果第28-32页
        3.2.2 分裂导线的起晕电压和起晕场强场强第32-34页
    3.3 海拔及降雨率对电晕起始特性的影响分析第34-40页
        3.3.1 海拔对电晕起始特性影响分析第34-36页
        3.3.2 降雨率对电晕起始特性的影响分析第36-40页
    3.4 高海拔特高压电晕笼导线电晕起始电压计算分析第40-44页
        3.4.1 计算方法第40-43页
        3.4.2 LGJ720/50绞线表面粗糙系数的分析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高海拔下1000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晕损失分析第46-53页
    4.1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导线表面电场仿真第46-48页
    4.2 电晕损失等效法第48-50页
    4.3 高海拔下1000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晕损失等效计算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54页
    5.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王曲电厂600MW机组电除尘器低污染排放改造研究
下一篇:GIS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