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高血压病证治规律及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研究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第14-15页
前言第15-16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高血压病证治文献梳理及现代认识第16-24页
    1 古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第16-20页
    2 近、现代医家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第20-22页
    3 小结第22-24页
第二部分 住院高血压病证治规律研究第24-41页
    1 研究对象第24页
    2 病例的选择第24-25页
        2.1 诊断标准第24页
        2.2 纳入标准第24页
        2.3 排除标准第24-25页
        2.4 剔除标准第25页
    3 数据标准化第25页
    4 数据挖据第25-26页
    5 核心药物组合的“成分—靶标—通路”第26页
    6 结果第26-41页
第三部分 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证治规律研究第41-55页
    1 资料和方法第41-43页
        1.1 著名老中医纳入标准第41页
        1.2 医案纳入标准第41页
        1.3 著作来源第41-42页
        1.4 数据挖掘的软件平台第42页
        1.5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42页
        1.6 数据录入第42页
        1.7 数据分析第42页
        1.8 核心药物组合的“成分-靶标-通路”第42-43页
    2 结果第43-55页
        2.1 证候要素分布第43页
        2.2 常用单药第43-44页
        2.3 常用对药第44-45页
        2.4 常用角药第45页
        2.5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药配伍规律分析第45-47页
        2.6 核心药物组合及新方发现第47-49页
        2.7 主要证候要素对应的药物第49-51页
        2.8 核心药物组合的“成分-靶标-通络”第51-55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55-67页
    讨论一 住院高血压病证治规律分析第55-60页
        1 一般状况分析第55页
        2 证候要素分布第55页
        3 用药规律研究第55-56页
        4 核心药物组合第56-57页
        5 新处方第57页
        6 主要证候要素对应的药物分析第57-58页
        7 作用机制分析第58页
        8 结语第58-59页
        9 典型医案第59-60页
    讨论二 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证治规律分析第60-65页
        1 中医传承第60页
        2 证候要素分布第60页
        3 用药规律研究第60-62页
        4 核心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第62-65页
    讨论三 综合分析第65-67页
        1 一脉相承第65页
        2 求同存异第65-66页
        3 结语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个人简历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古代文献的耳与脏腑经络关系研究
下一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体质、出生日期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