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无锡杭州某贸易有限公司陈某合同诈骗案 | 第10页 |
二、洪泽某机械有限公司被合同诈骗案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当前合同诈骗罪新特点 | 第12-17页 |
一、主体身份形式合法化 | 第12-13页 |
二、合同内容真实化 | 第13-14页 |
三、履行合同大额化 | 第14-15页 |
四、取得财物不逃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合同诈骗与资产负债率的内在联系 | 第17-21页 |
一、资产负债率的概率及内涵 | 第17-19页 |
(一) 资产负债率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资产负债率的合理安全范围 | 第18页 |
(三) 资产负债率对企业的评判意义 | 第18-19页 |
二、资产负债率对合同签订的实质影响 | 第19-21页 |
(一) 资产负债率决定了相对方的选择权 | 第19页 |
(二) 资产负债率决定了合同的履行方式和付款方式 | 第19-20页 |
(三) 资产负债率决定了合同履行风险控制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资产负债率可以成为非法占有目的推定的条件 | 第21-25页 |
一、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前或签订时具有完全履约能力主观故意的认定 | 第22页 |
二、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前或签订时具有部分履约能力主观故意的认定 | 第22-23页 |
三、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履约能力 | 第23-25页 |
第四章 资产负债率对合同诈骗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明作用 | 第25-31页 |
一、资产负债率符合客观推主观的证据要求 | 第25-29页 |
(一) 企业负债率的客观性与易取得性 | 第25-26页 |
(二) 资产负债率与涉嫌合同诈骗金额的可比性 | 第26-27页 |
(三) 资产负债率对主观故意及履行能力客观事实的内在统一性 | 第27-28页 |
(四) 资产负债率与合同履行方式的高度关联性 | 第28-29页 |
二、资产负债率对合同是否能够履行的主观心态 | 第29-31页 |
(一) 资产负债率能客观反映当事人合同履行的主观心态 | 第29页 |
(二)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经营者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履行的主观心态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