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山地环境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我国大学校园建设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第10页
        1.1.2 山地环境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2 课题相关研究概况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2-13页
    1.3 课题研究范围第13-16页
        1.3.1 山地环境下寒地大学校园相关概念第13-14页
        1.3.2 研究范围第14-15页
        1.3.3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研究框架第17-18页
第2章 山地环境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基本解析第18-30页
    2.1 大学校园的空间环境模式第18-20页
        2.1.1 体现资源共享的巨构整合式第18-19页
        2.1.2 体现弹性生长的网格簇群式第19页
        2.1.3 体现书院文化的院落模块式第19-20页
    2.2 寒地气候对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影响第20-22页
        2.2.1 寒地冬季低温第21页
        2.2.2 寒地冬季日照第21-22页
        2.2.3 寒地冬季风雪第22页
    2.3 山地环境对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影响第22-25页
        2.3.1 山地气候变化剧烈第22-23页
        2.3.2 复杂的地形地貌第23-24页
        2.3.3 原生的景观环境第24-25页
    2.4 山地环境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设计原则第25-28页
        2.4.1 空间架构适寒化第25-26页
        2.4.2 功能组织集约化第26-27页
        2.4.3 环境营造原真化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山地环境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第30-47页
    3.1 适寒化的空间架构策略第30-35页
        3.1.1 院落围合进行保温第30-32页
        3.1.2 群体集中阻挡风寒第32-33页
        3.1.3 空间梯度利用日照第33-35页
    3.2 集约化的功能组织策略第35-39页
        3.2.1 注重资源整合实现交通最短第35-36页
        3.2.2 结合原生地貌实现景观最优第36-38页
        3.2.3 顺应高差变化实现土方最小第38-39页
    3.3 原真化的环境营造策略第39-46页
        3.3.1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四季化第39-41页
        3.3.2 基于空间层次性的融合化第41-43页
        3.3.3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情境化第43-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设计实践第47-61页
    4.1 项目概况第47-52页
        4.1.1 建设背景第47-48页
        4.1.2 基地概况第48-50页
        4.1.3 设计定位第50-51页
        4.1.4 设计原则第51-52页
    4.2 总体布局第52-53页
        4.2.1 彰显出金融特色共享式布局理念第52页
        4.2.2 布局中要充分关注寒地气候特点第52-53页
        4.2.3 契合山地环境的共生式布局第53页
    4.3 空间架构第53-55页
    4.4 功能组织第55-57页
    4.5 环境营造第57-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1页
致谢第71-72页
个人简历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量化与空间分布公平性分析--以哈尔滨市秋林地区为例
下一篇:钢结构冷却塔体系优化与静力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