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盐岩成因及与烃源岩的关系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5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7-22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7页 |
2.2 构造单元划分 | 第17-19页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9-20页 |
2.4 地层发育特征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盆地咸化基本特征 | 第22-28页 |
3.1 湖盆咸化标准的建立 | 第22-23页 |
3.2 咸化时限与膏盐岩空间展布 | 第23-28页 |
3.2.1 东濮凹陷的咸化时限 | 第23-24页 |
3.2.2 盐岩空间展布 | 第24-28页 |
第四章 盐岩发育特征 | 第28-34页 |
4.1 盐岩岩石矿物学特征 | 第28-32页 |
4.1.1 岩石学特征 | 第28-30页 |
4.1.2 矿物学特征 | 第30-31页 |
4.1.3 盐岩的地球物理特征 | 第31-32页 |
4.2 盐岩层系发育特征 | 第32-34页 |
4.2.1 盐岩的纵向发育特征 | 第32-33页 |
4.2.2 盐岩的横向发育特征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咸化时期沉积环境 | 第34-43页 |
5.1 古水深研究 | 第34-37页 |
5.1.1 岩石学与沉积构造特征 | 第34-36页 |
5.1.2 地球化学对古水深的指示 | 第36-37页 |
5.2 咸化时期的古环境 | 第37-40页 |
5.2.1 古气候分析 | 第37页 |
5.2.2 氧化还原环境分析 | 第37-39页 |
5.2.3 古生物特征 | 第39-40页 |
5.3 咸化时期的沉积相特征 | 第40-43页 |
第六章 盐岩成因模式 | 第43-56页 |
6.1 盐岩物质来源 | 第43-48页 |
6.2 盐岩沉积机理 | 第48-53页 |
6.3 盐岩发育的影响因素 | 第53-56页 |
第七章 盐岩与烃源岩的耦合关系 | 第56-68页 |
7.1 盐岩与烃源岩的时空展布耦合关系 | 第56-58页 |
7.2 盐岩对烃源岩品质的影响 | 第58-64页 |
7.3 盐岩对烃源岩发育的影响机理 | 第64-68页 |
7.3.1 盐岩对有机质输入的影响 | 第64-67页 |
7.3.2 盐岩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