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在线视频新闻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Vice News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16-21页 |
1.3.1 沉浸式新闻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2 Vice News沉浸式新闻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17-18页 |
1.3.3 Vice News诞生及发展脉络梳理 | 第18-21页 |
第二章 Vicenews的沉浸式新闻报道 | 第21-37页 |
2.1 沉浸式新闻的诞生 | 第21-23页 |
2.1.1 沉浸式新闻诞生的社会环境 | 第21页 |
2.1.2 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历程 | 第21-22页 |
2.1.3 沉浸式新闻的特点 | 第22-23页 |
2.2 Vice News沉浸式新闻的报道特性 | 第23-31页 |
2.2.1 报道模式长视频 | 第23-27页 |
2.2.2 报道选题敏感性 | 第27-29页 |
2.2.3 报道体验逼真性 | 第29-31页 |
2.3 Vice News沉浸式新闻的表达方式 | 第31-37页 |
2.3.1 第一人称报道角度 | 第31-33页 |
2.3.2 主观性表达风格 | 第33-35页 |
2.3.3 原生态表达内容 | 第35-37页 |
第三章 Vice News沉浸式新闻的传播优势 | 第37-47页 |
3.1 传播者与Vice News的契合 | 第37-39页 |
3.2 细分网站与用户群体契合 | 第39-40页 |
3.3 报道内容与受众心理契合 | 第40-44页 |
3.3.1 与受众好奇心理契合 | 第40-42页 |
3.3.2 与受众求知心理契合 | 第42-43页 |
3.3.3 受众求真心理契合 | 第43-44页 |
3.4 传播方式和新媒体环境契合 | 第44-47页 |
第四章 Vice News沉浸式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59页 |
4.1 沉浸式新闻的新闻风格 | 第47-49页 |
4.2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思考 | 第49-51页 |
4.2.1 新闻报道中观点的流露 | 第49-50页 |
4.2.2 新闻报道中语言的主观 | 第50-51页 |
4.3 新闻伦理的失范 | 第51-54页 |
4.4 VR+新闻的技术局限思考 | 第54-59页 |
4.4.1 成本高致优质内容少 | 第54-55页 |
4.4.2 人为建构的真实 | 第55-56页 |
4.4.3 技术设备的局限 | 第56-59页 |
第五章 前景展望 | 第59-63页 |
5.1 “复活的新新闻主义”之说 | 第59-61页 |
5.2 前景及展望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