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铜副族(IB族金属元素)论文--金Au论文

四种中等尺寸的金纳米团簇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58页
    1.1 引言第13-15页
    1.2 单分散金纳米团簇的研究进展第15-36页
        1.2.1 Au_(25)(SR)_(18)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第17-25页
            1.2.1.1 合成、组成及晶体结构第17-19页
            1.2.1.2 电子结构与光吸收性质第19-20页
            1.2.1.3 荧光第20-21页
            1.2.1.4 手性第21-22页
            1.2.1.5 价态与磁性第22-23页
            1.2.1.6 催化第23-25页
        1.2.2 Au_(38)(SR)_(24)的概述第25-27页
        1.2.3 Au_(20)的概述第27-28页
        1.2.4 Au_(24)的概述第28-29页
        1.2.5 Au_(28)的概述第29-30页
        1.2.6 Au_(36)的概述第30-31页
        1.2.7 Au_(44)的概述第31-32页
        1.2.8 Au_(60)S_6(SCH_2Ph)_(36)的概述第32-33页
        1.2.9 Au_(102)的概述第33-34页
        1.2.10 Au_(144)的概述第34页
        1.2.11 掺杂金纳米团簇第34-36页
    1.3 金纳米团簇的合成方法第36-40页
        1.3.1 直接合成方法第37-38页
        1.3.2 配体刻蚀法第38-39页
        1.3.3 反伽伐尼还原法第39-40页
    1.4 金纳米团簇的分离提纯第40-41页
        1.4.1 薄层色谱法第40-41页
        1.4.2 重结晶第41页
    1.5 金纳米团簇的分析表征第41-45页
        1.5.1 紫外-可见光谱第41-42页
        1.5.2 质谱分析第42-43页
        1.5.3 X-单晶衍射分析第43-44页
        1.5.4 热重分析(TGA)第44页
        1.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元素分析(EA)第44-45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8页
第2章 18电子结构的Au_(44)(2,4-DMBT)_(26)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第58-73页
    2.1 引言第58-59页
    2.2 实验部分第59-60页
        2.2.1 实验仪器设备与化学试剂第59-60页
            2.2.1.1 实验中用到的药品试剂第59页
            2.2.1.2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第59-60页
        2.2.2 实验内容第6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60-68页
        2.3.1 表征分析第60-64页
            2.3.1.1 UV/vis/NIR吸收光谱、质谱、热重以及XPS分析第61-62页
            2.3.1.2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第62-64页
        2.3.2 Au_(44)(2,4-DMBT)_(26)的手性异构体第64-65页
        2.3.3 Au_(44)(2,4-DMBT)_(26)的稳定性第65-66页
        2.3.4 Au_(44)(2,4-DMBT)_(26)纳米团簇中金的价态第66-68页
    2.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第3章 具有fcc结构的金纳米团簇的构造同分异构体第73-90页
    3.1 引言第73-74页
    3.2 实验部分第74-75页
        3.2.1 实验仪器设备与化学试剂第74-75页
            3.2.1.1 实验中用到的药品试剂第74页
            3.2.1.2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第74-75页
        3.2.2 实验内容第7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5-83页
        3.3.1 表征分析第76-83页
            3.3.1.1 质谱表征第76页
            3.3.1.2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第76-83页
    3.4 本章小结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第4章 同核异壳层金纳米团簇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第90-109页
    4.1 引言第90-91页
    4.2 实验部分第91-92页
        4.2.1 实验仪器设备与化学试剂第91页
            4.2.1.1 实验中用到的药品试剂第91页
            4.2.1.2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第91页
        4.2.2 实验内容第91-9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2-100页
        4.3.1 表征分析第92-97页
            4.3.1.1 质谱分析第92-93页
            4.3.1.2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第93-97页
        4.3.2 Au_(42)(TBBT)_(26)和Au_(44)(TBBT)_(28)的稳定性第97页
        4.3.3 Au_(42)(TBBT)_(26)和Au_(44)(TBBT)_(28)的荧光性质第97-100页
    4.4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9页
第5章 具有fcc与非fcc双重结构团簇Au_(49)(2,4-DMBT)_(27)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第109-127页
    5.1 引言第109-110页
    5.2 实验部分第110-111页
        5.2.1 实验仪器设备与化学试剂第110页
            5.2.1.1 实验中用到的药品试剂第110页
            5.2.1.2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第110页
        5.2.2 实验内容第110-11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1-120页
        5.3.1 表征分析第111-117页
            5.3.1.1 UV/vis/NIR吸收光谱第111-113页
            5.3.1.2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第113-117页
        5.3.2 Au_(49)(2,4-DMBT)_(27)的手性异构体第117-120页
    5.4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糖响应性淀粉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胰岛素的控制释放行为研究
下一篇:基于电致变色聚合物的多功能材料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