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导论 | 第10-24页 |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一)文献法 | 第21页 |
| (二)比较研究法 | 第21-22页 |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22页 |
| 四、研究难点、重点以及创新点 | 第22-24页 |
| (一)研究难点 | 第22页 |
| (二)研究重点 | 第22-23页 |
| (三)创新点 | 第23-24页 |
| 第一章 娱乐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4-36页 |
| 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娱乐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 第24-28页 |
| (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第24-26页 |
| (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第26-27页 |
| (三)娱乐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 第27-28页 |
| 二、娱乐文化的相关界定 | 第28-29页 |
| (一)文化 | 第28页 |
| (二)艺术 | 第28-29页 |
| (三)娱乐文化 | 第29页 |
| 三、构建娱乐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9-36页 |
| (一)需求层次理论 | 第29-30页 |
| (二)社会治理理论 | 第30-32页 |
| (三)我国公共文化体系改革理论 | 第32-36页 |
| 第二章 安宁区娱乐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 第36-45页 |
| 一、娱乐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第36-38页 |
| (一)落实国家文化建设政策,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繁荣 | 第36-37页 |
| (二)发挥区域优势,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 | 第37页 |
| (三)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 第37-38页 |
| 二、安宁区娱乐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 | 第38-41页 |
| (一)公共文化开发成就 | 第38-39页 |
| (二)公共文化保护成就 | 第39-40页 |
| (三)公共文化发展成就 | 第40-41页 |
| 三、安宁区娱乐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第41-45页 |
| (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结构不合理 | 第41-42页 |
|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公民满意度较低 | 第42-44页 |
| (三)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素质低,服务能力弱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安宁区娱乐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45-52页 |
| 一、加强娱乐型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 | 第45-46页 |
| (一)坚持文化发展政策,制定地区特色文化体系 | 第45-46页 |
| (二)扎实推进文化理论学习,提升业务人员工作技能 | 第46页 |
| 二、开展娱乐型公共文化服务精品创作服务 | 第46-47页 |
| (一)鼓励娱乐文化作品的创作与交流 | 第46-47页 |
| (二)振兴民族娱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第47页 |
| 三、构建娱乐型公共文化传授传播服务体系 | 第47-49页 |
| (一)构建娱乐型文化传授服务体系 | 第48页 |
| (二)构建娱乐型文化传播服务体系 | 第48-49页 |
| 四、夯实娱乐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 第49-52页 |
| (一)加大财政投入,兴建文化服务设施 | 第49-50页 |
| (二)加强与高校合作,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