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8-16页 |
| 1. 选题背景 | 第8-11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3-16页 |
| 第1章 地铁报的起源 | 第16-22页 |
| 1.1 地铁报的兴起与发展 | 第16-19页 |
| 1.1.1 地铁报的兴起 | 第17-18页 |
| 1.1.2 地铁报的发展 | 第18-19页 |
| 1.2 地铁报是一种免费报纸 | 第19-22页 |
| 1.2.1 免费报纸的定义与特征 | 第20页 |
| 1.2.2 免费报纸的类型 | 第20-22页 |
| 第2章 传播学视野下西安地铁报发展现状研究 | 第22-32页 |
| 2.1 西安地铁报的创办及背景 | 第22-23页 |
| 2.1.1 西安地铁线路的修建 | 第22-23页 |
| 2.1.2 西安地区的报业环境 | 第23页 |
| 2.1.3 西安地铁报《西安地铁早8点》 | 第23页 |
| 2.2 传播学视野下西安地铁报的现状分析 | 第23-32页 |
| 2.2.1 分众化传播理论下西安地铁报的受众定位 | 第24-27页 |
| 2.2.2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西安地铁报的内容特色 | 第27-28页 |
| 2.2.3 施拉姆选择概率公式下西安地铁报的发行方式 | 第28-32页 |
| 第3章 传播学视野下西安地铁报发展原因研究 | 第32-46页 |
| 3.1 优势 | 第32-41页 |
| 3.1.1 移动力 | 第32-37页 |
| 3.1.2 互动力 | 第37-39页 |
| 3.1.3 行动力 | 第39-40页 |
| 3.1.4 心动力 | 第40-41页 |
| 3.2 劣势 | 第41-43页 |
| 3.2.1 内容缺乏原创性 | 第41-42页 |
| 3.2.2 过分依赖报业集团 | 第42页 |
| 3.2.3 有限的时间窗口 | 第42-43页 |
| 3.3 机会 | 第43-45页 |
| 3.3.1 广阔的城市地下交通网 | 第43页 |
| 3.3.2 新媒体对报业的动力 | 第43-44页 |
| 3.3.3 差异化的竞争方式 | 第44-45页 |
| 3.4 危机 | 第45-46页 |
| 3.4.1 不容乐观的报业环境 | 第45页 |
| 3.4.2 潜在的竞争威胁 | 第45-46页 |
| 第4章 传播学视野下西安地铁报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 | 第46-52页 |
| 4.1 以抱团营销为发展方向,实现共赢互利的集团式经营模式 | 第46-47页 |
| 4.1.1 抱团营销的发展方向 | 第46-47页 |
| 4.1.2 共赢互利的集团式经营模式 | 第47页 |
| 4.2 以差别化竞争为发展战略,寻求内容原创性的核心价值 | 第47-48页 |
| 4.2.1 差别化竞争的发展战略 | 第47-48页 |
| 4.2.2 内容原创性的核心价值 | 第48页 |
| 4.3 以创意策划为运营理念,塑造品牌立体化纸媒 | 第48-49页 |
| 4.3.1 创意策划的运营理念 | 第48-49页 |
| 4.3.2 品牌立体化的纸质媒介 | 第49页 |
| 4.4 以精准投放为原则,继续培养绿色回收新观念 | 第49-52页 |
| 4.4.1 精准的投放原则 | 第49-50页 |
| 4.4.2 绿色回收的新观念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附录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