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防城港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3页 |
1.3.1 承载力概念进展 | 第10-12页 |
1.3.2 承载力指标体系 | 第12-17页 |
1.3.3 承载力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1.3.4 承载力预测方法 | 第19-21页 |
1.3.5 海岸带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 第23-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2 技术方法 | 第24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5-26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6-41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26-27页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7-31页 |
2.2.1 地质地貌特征 | 第27-28页 |
2.2.2 气候状况 | 第28-29页 |
2.2.3 水文状况 | 第29-30页 |
2.2.4 主要土壤类型 | 第30-31页 |
2.3 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第31-33页 |
2.3.1 矿产资源 | 第31页 |
2.3.2 港口概况 | 第31-32页 |
2.3.3 海岸带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第32-33页 |
2.4 环境概况 | 第33-35页 |
2.4.1 入海污染物 | 第33-34页 |
2.4.2 近岸海域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 | 第34页 |
2.4.3 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 | 第34-35页 |
2.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5-41页 |
2.5.1 人口与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概况 | 第35-36页 |
2.5.2 经济发展概况 | 第36-37页 |
2.5.3 产业发展概况 | 第37-41页 |
3 研究区综合承载力现状评价 | 第41-58页 |
3.1 指标构建筛选原则 | 第41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初拟 | 第41-43页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3-46页 |
3.4 数据预处理 | 第46-51页 |
3.4.1 数据来源 | 第46-47页 |
3.4.2 数据标准化 | 第47-49页 |
3.4.3 指标权重 | 第49-51页 |
3.5 评价方法及结果 | 第51-58页 |
3.5.1 评价方法 | 第51-54页 |
3.5.2 评价结果 | 第54-58页 |
4 研究区综合承载力预测 | 第58-64页 |
4.1 灰色预测模型 | 第58-62页 |
4.1.1 级比检验 | 第58-59页 |
4.1.2 GM(1,1)建模 | 第59-61页 |
4.1.3 残差检验 | 第61-62页 |
4.2 预测模型评价 | 第62-64页 |
5 研究区综合承载力分析 | 第64-71页 |
5.1 综合承载力现状分析 | 第64-65页 |
5.2 综合承载力预测分析 | 第65-67页 |
5.3 对策与建议 | 第67-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1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