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页 |
1.2 UPS概述 | 第16-19页 |
1.2.1 UPS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1.2.2 UPS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1.2.3 逆变器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3 CAN总线技术发展概述 | 第19-20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UPS逆变器的基本原理 | 第21-27页 |
2.1 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2 三电平逆变器PWM调制策略 | 第22-24页 |
2.2.1 单正弦调制波双三角载波调制 | 第23页 |
2.2.2 单正弦调制波双三角载波调制的DSP实现原理 | 第23-24页 |
2.3 影响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的因素 | 第24-26页 |
2.3.1 SPWM过调制 | 第24页 |
2.3.2 死区效应 | 第24-25页 |
2.3.3 负载效应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UPS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 第27-42页 |
3.1 UPS逆变器数学建模 | 第27-29页 |
3.2 UPS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 第29-40页 |
3.2.1 双闭环控制 | 第30-32页 |
3.2.1.1 扰动补偿 | 第30-31页 |
3.2.1.2 双闭环设计 | 第31-32页 |
3.2.2 重复控制 | 第32-39页 |
3.2.2.1 重复信号发生器 | 第33-34页 |
3.2.2.2 重复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34-36页 |
3.2.2.3 重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36-37页 |
3.2.2.4 基于双环控制的嵌入式重复控制器设计 | 第37-39页 |
3.2.3 有效值外环设计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基于DSP的逆变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2-64页 |
4.1 TMS320F28335简介 | 第42页 |
4.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引入 | 第42-50页 |
4.2.1 实时软件需求 | 第42-44页 |
4.2.2 μC/OS-Ⅱ的引入 | 第44-50页 |
4.2.2.1 μC/OS-Ⅱ的特点 | 第44-45页 |
4.2.2.2 μC/OS-Ⅱ向TMS320F28335的移植 | 第45-50页 |
4.3 UPS逆变器的固件架构 | 第50-52页 |
4.4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2-56页 |
4.4.1 系统控制时序 | 第52页 |
4.4.2 控制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52-54页 |
4.4.3 SPWM调制的产生 | 第54-55页 |
4.4.3.1 ePWM模块简介 | 第54页 |
4.4.3.2 资源分配 | 第54页 |
4.4.3.3 SPWM调制的实现 | 第54-55页 |
4.4.4 A/D采样电平转换 | 第55-56页 |
4.5 UPS逆变器与整流器间的双DSP通信设计 | 第56-59页 |
4.5.1 双DSP系统的通信方式及硬件接口 | 第56-57页 |
4.5.2 NSPI通信的软件设计 | 第57-59页 |
4.6 UPS逆变器单机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并机CAN总线通信设计 | 第64-76页 |
5.1 CAN总线概述 | 第64-67页 |
5.1.1 CAN总线特点 | 第64页 |
5.1.2 报文传输 | 第64-66页 |
5.1.3 CAN总线通信机制 | 第66-67页 |
5.2 CAN总线的硬件设计 | 第67-69页 |
5.2.1 eCAN控制器的结构 | 第67页 |
5.2.2 CAN控制器与CAN通信网络的接口电路 | 第67-68页 |
5.2.3 基于CAN总线的UPS逆变器并联系统 | 第68-69页 |
5.3 CAN通信的软件设计 | 第69-74页 |
5.3.1 eCAN模块初始化 | 第69-70页 |
5.3.2 消息邮箱配置 | 第70-71页 |
5.3.3 发送数据子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5.3.4 接收数据子程序设计 | 第72-74页 |
5.4 实验波形 | 第74-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6-77页 |
6.1 总结 | 第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