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模型与试验方案设计 | 第21-30页 |
2.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试验板的设计 | 第21-24页 |
2.1.1 原材料的选择 | 第21-22页 |
2.1.2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设计 | 第22-24页 |
2.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试验板的制作 | 第24-29页 |
2.2.1 预应力混凝土试验空心板尺寸及钢筋布置位置确定 | 第24-25页 |
2.2.2 预应力混凝土试验空心板浇筑 | 第25-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试验板及同期试块碳化试验 | 第30-38页 |
3.1 试验目的及依据 | 第30-31页 |
3.1.1 试验目的 | 第30-31页 |
3.1.2 碳化试验主要依据 | 第31页 |
3.2 试验板快速碳化腐蚀试验 | 第31-34页 |
3.2.1 试验准备 | 第31-33页 |
3.2.2 试验分组 | 第33页 |
3.2.3 快速碳化试验具体内容 | 第33-34页 |
3.3 碳化腐蚀后混凝土试块力学性能试验 | 第34-37页 |
3.3.1 混凝土立方体试块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 第34-36页 |
3.3.2 混凝土立方体弹性模量试验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试验板静载试验 | 第38-47页 |
4.1 静载试验准备及设备布置 | 第38-40页 |
4.1.1 拟采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页 |
4.1.2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第38-39页 |
4.1.3 测量内容及方法 | 第39-40页 |
4.2 静载试验过程 | 第40-42页 |
4.3 预应力试验板静载试验混凝土应变数据分析 | 第42-44页 |
4.4 预应力试验空心板静载试验挠度数据分析 | 第44-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碳化腐蚀条件下混凝土空心试验板疲劳试验 | 第47-70页 |
5.1 疲劳试验准备以及设备布置 | 第48-50页 |
5.1.1 疲劳试验主要设备及疲劳加载方案 | 第48-49页 |
5.1.2 试验测量数据及方法 | 第49-50页 |
5.2 碳化腐蚀作用下试验板疲劳试验 | 第50-54页 |
5.2.1 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板疲劳试验步骤 | 第50页 |
5.2.2 不同碳化侵蚀条件下预应力试验板疲劳试验过程 | 第50-53页 |
5.2.3 最大裂缝宽度 | 第53-54页 |
5.3 不同碳化侵蚀程度下预应力试验板疲劳性能分析 | 第54-65页 |
5.3.1 预应力试验板在不同碳化条件下裂缝分析 | 第55页 |
5.3.2 预应力试验板在不同碳化条件下混凝土应力与挠度分析 | 第55-59页 |
5.3.3 预应力试验板在不同碳化条件下动态数据分析 | 第59-65页 |
5.4 碳化腐蚀对疲劳特性影响分析 | 第65-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构件承载力及疲劳数值分析 | 第70-77页 |
6.1 试验板静载试验模拟比对 | 第70-72页 |
6.1.1 ANSYS模型建立 | 第70页 |
6.1.2 材料本构关系以及参数选取 | 第70-71页 |
6.1.3 ANSYS具体模拟结果 | 第71-72页 |
6.2 不同碳化侵蚀条件下试验板疲劳试验模拟 | 第72-75页 |
6.2.1 计算最大等效应力 | 第72-73页 |
6.2.2 疲劳分析 | 第73-7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7.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