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专科学校资产管理处采购合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2-13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5-32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5-17页 |
2.2 合同中质量控制管理分析 | 第17-19页 |
2.2.1 建设过程中的检查与返工 | 第17-18页 |
2.2.2 中间验收 | 第18页 |
2.2.3 重新检验 | 第18页 |
2.2.4 设备试运行 | 第18-19页 |
2.2.5 项目验收 | 第19页 |
2.3 合同中进度控制管理分析 | 第19-22页 |
2.3.1 进度计划 | 第20页 |
2.3.2 项目暂停控制 | 第20-21页 |
2.3.3 总工期延误控制管理 | 第21-22页 |
2.4 合同中支付进度管理分析 | 第22-25页 |
2.4.1 合同总价 | 第22页 |
2.4.2 合同价格及其调整 | 第22-23页 |
2.4.3 合同支付管理 | 第23-25页 |
2.5 合同中变更管理分析 | 第25-28页 |
2.5.1 项目变更的提出 | 第25-27页 |
2.5.2 项目变更的计价方式 | 第27页 |
2.5.3 项目变更的计价流程 | 第27-28页 |
2.5.4 项目变更对项目总额的影响 | 第28页 |
2.6 合同中的索赔管理分析 | 第28-32页 |
2.6.1 索赔管理业务概述 | 第28-29页 |
2.6.2 中标单位的索赔 | 第29-30页 |
2.6.3 招标单位的索赔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总体设计 | 第32-47页 |
3.1 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32-34页 |
3.1.1 程序语言的选择 | 第32页 |
3.1.2 数据库的选择 | 第32-33页 |
3.1.3 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33-34页 |
3.2 系统的编码体系 | 第34-36页 |
3.2.1 编码的原则 | 第34-35页 |
3.2.2 系统编码体系 | 第35-36页 |
3.3 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 | 第36-39页 |
3.3.1 总体功能设计 | 第36-37页 |
3.3.2 各模块的共性 | 第37页 |
3.3.3 采购合同管理系统流程及框架 | 第37-39页 |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9-47页 |
3.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3.4.2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第40页 |
3.4.3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 第40-47页 |
第四章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 第47-58页 |
4.1 系统管理模块 | 第47-48页 |
4.2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 第48-50页 |
4.2.1 模块的功能设计 | 第48-49页 |
4.2.2 子模块的功能介绍 | 第49-50页 |
4.3 函件管理模块 | 第50-51页 |
4.3.1 模块的功能设计 | 第50页 |
4.3.2 子模块的功能介绍 | 第50-51页 |
4.4 合同条款模块 | 第51-52页 |
4.4.1 通用条款模块 | 第52页 |
4.4.2 专用条款模块 | 第52页 |
4.4.3 专业技术条款模块 | 第52页 |
4.5 执行模块 | 第52-58页 |
4.5.1 项目进度模块 | 第53-54页 |
4.5.2 质量管理模块 | 第54-55页 |
4.5.3 项目款支付模块 | 第55-56页 |
4.5.4 合同变更模块 | 第56-57页 |
4.5.5 合同索赔模块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第58-66页 |
5.1 管理信息模块 | 第58-61页 |
5.1.1 合同录入模块 | 第58页 |
5.1.2 其它录入子模块 | 第58-60页 |
5.1.3 合同信息查询模块 | 第60-61页 |
5.2 函件管理模块 | 第61-62页 |
5.2.1 函件录入模块 | 第61页 |
5.2.2 文件查询模块 | 第61-62页 |
5.3 合同条款模块 | 第62-64页 |
5.3.1 通用条款模块 | 第62-63页 |
5.3.2 专用条款模块 | 第63页 |
5.3.3 专业技术条款模块 | 第63-64页 |
5.4 执行模块 | 第64-66页 |
5.4.1 索赔原则模块 | 第64页 |
5.4.2 索赔录入模块 | 第64-65页 |
5.4.3 索赔计算模块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 系统部分代码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