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二进制热路径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3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第14-30页
    2.1 嵌入式相关技术第14-18页
        2.1.1 ARM的模式第14-15页
        2.1.2 ARM的寄存器第15-16页
        2.1.3 反编译技术第16-18页
    2.2 热点分析技术第18-25页
        2.2.1 GPROF第18-21页
        2.2.2 二进制翻译技术第21-25页
    2.3 热路径识别技术第25-27页
        2.3.1 基于基本块信息的热路径识别第25页
        2.3.2 基于跳转边信息的热路径识别第25-26页
        2.3.3 基于路径信息的热路径识别第26页
        2.3.4 NET动态热路径预测策略第26-27页
    2.4 ELF文件第27-29页
        2.4.1 文件头第27页
        2.4.2 段表第27-28页
        2.4.3 字符串表第28页
        2.4.4 结构图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第30-37页
    3.1 顶层数据流图第31页
    3.2 第一层数据流图第31-32页
    3.3 第二层流程图第32-35页
        3.3.1 控制系统分解第33-34页
        3.3.2 生成热点系统分解第34-35页
    3.4 数据字典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系统设计第37-55页
    4.1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第37-39页
        4.1.1 功能结构设计第37-38页
        4.1.2 模块结构设计第38-39页
    4.2 初始化模块设计第39-43页
        4.2.1 同一地址空间第39-41页
        4.2.2 main函数地址第41-43页
        4.2.3 函数先于main执行第43页
    4.3 基本块翻译模块设计第43-47页
        4.3.1 虚拟寄存器第43-44页
        4.3.2 VEX模块第44-46页
        4.3.3 翻译基本块第46-47页
    4.4 任务切换模块设计第47-48页
        4.4.1 执行基本块第47页
        4.4.2 结束执行第47-48页
    4.5 缓存模块设计第48-50页
    4.6 系统调用模块设计第50页
    4.7 热点生成模块设计第50-52页
        4.7.1 基本块信息收集第51页
        4.7.2 热路径生成第51-52页
    4.8 运行时模块设计第52-54页
    4.9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系统实现第55-69页
    5.1 初始化模块实现第55-57页
    5.2 基本块翻译模块实现第57-60页
    5.3 任务切换模块实现第60-61页
    5.4 缓存模块实现第61-64页
    5.5 系统调用模块实现第64-65页
    5.6 热点生成模块实现第65-67页
    5.7 运行时模块实现第67-68页
    5.8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第69-78页
    6.1 测试环境第69页
    6.2 功能测试用例第69-75页
        6.2.1 测试用例 1第69-72页
        6.2.2 测试用例 2第72-75页
    6.3 性能测试第75-77页
    6.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78-79页
    7.2 下一步进展工作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宿州职业技术学院高校教师M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面向方面技术的软件检查点及恢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