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学论文

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有偿新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第17-19页
2 寻租理论与有偿新闻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关联第19-31页
    2.1 有偿新闻的内涵第19-23页
    2.2 有偿新闻的分类及表现形式第23-26页
    2.3 寻租理论的内涵与特点第26-29页
    2.4 寻租理论与有偿新闻的耦合逻辑——有偿新闻是一种寻租行为第29-31页
3 寻租的可能:有偿新闻产生的政经环境第31-41页
    3.1 计划经济时期:“被抑制”的有偿新闻(1949 年——1992 年)第31-33页
    3.2 市场经济时期:“被催生”的有偿新闻(1992 年——今)第33-36页
    3.3 新闻寻租产生的原因第36-40页
    3.4 小结:社会结构变迁激活新闻寻租的土壤第40-41页
4 寻租的主客体:有偿新闻的“供需”关系第41-50页
    4.1 新闻寻租的主体:“售权”与“获利”第41-44页
    4.2 新闻寻租的客体:“获权”与“解围”第44-46页
    4.3 有偿新闻主客体的互需实践——“陈永洲案”剖析第46-49页
    4.4 小结:市场条件下的寻租主客体互为所需第49-50页
5 寻租的核心:有偿新闻的话语权交易第50-58页
    5.1 新闻话语权的内涵与特质第50-51页
    5.2 话语权寻租的权力博弈第51-54页
    5.3 话语权交易的公私转变——“21 世纪案”剖析第54-57页
    5.4 小结:有偿新闻的实质——公权私用的话语权寻租行为第57-58页
6 寻租的后果:有偿新闻的危害与治理第58-67页
    6.1 新闻寻租的危害第58-61页
    6.2 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有偿新闻治理对策第61-67页
7 结语第67-68页
注释第68-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后记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怨恨情绪与网络民粹主义研究
下一篇:室内环境下脑控轮椅的定位与导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