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僵尸网络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21页
   ·僵尸网络概述第21-29页
     ·僵尸网络的发展历程第21-23页
     ·僵尸网络的定义组成第23-25页
     ·僵尸程序的功能结构第25-26页
     ·僵尸网络的控制机制第26-29页
   ·僵尸网络研究现状第29-37页
     ·研究内容第29-30页
     ·研究状况第30-35页
     ·关键问题第35-37页
   ·论文工作及创新点第37-42页
   ·论文结构第42-44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第44-57页
   ·僵尸网络检测概述第44-46页
     ·僵尸网络检测思想第44-45页
     ·僵尸网络生命周期第45页
     ·僵尸网络检测分类第45-46页
   ·检测技术分析第46-53页
     ·传播阶段第46-47页
     ·感染阶段第47-48页
     ·通信阶段第48-51页
     ·攻击阶段第51-53页
     ·其他第53页
   ·评价比较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三章 僵尸网络协同检测模型与体系结构第57-75页
   ·问题分析第57页
   ·相关研究第57-60页
   ·层次协同模型第60-66页
     ·模型框架第60-62页
     ·数据结构第62-63页
     ·建模过程第63-65页
     ·协同机制第65-66页
   ·协同检测系统第66-71页
     ·设计目标第66页
     ·体系结构第66-68页
     ·物理结构第68-69页
     ·逻辑结构第69-70页
     ·工作原理第70-71页
   ·系统分析评价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四章 僵尸网络协同检测技术研究第75-107页
   ·问题分析第75-76页
   ·相关工作第76-77页
   ·基于角色的策略型协同威胁感知模型第77-85页
     ·相关定义第78-80页
     ·模型建立第80-82页
     ·模型应用第82-85页
   ·基于信任度量的恶意传感器判定方法第85-90页
     ·信任度量机制第85-87页
     ·恶意TAS 判定第87-88页
     ·实验分析第88-90页
   ·面向DDoS 的僵尸网络协同检测方法第90-105页
     ·算法介绍第90-93页
     ·流程设计第93-99页
     ·实验分析第99-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五章 僵尸网络特性分析方法研究第107-145页
   ·问题分析第107-108页
   ·相关研究第108-109页
   ·面向命令与控制的僵尸网络特性提取方法第109-131页
     ·僵尸网络特性信息描述方法第109-121页
     ·C&C 信道的特征提取模型第121-131页
   ·基于前缀哈希树的僵尸网络特性融合方法第131-143页
     ·框架设计第131-132页
     ·PHT 介绍第132-133页
     ·聚合算法第133-136页
     ·访问算法第136-140页
     ·模拟实验第140-143页
   ·本章小结第143-145页
第六章 Bot_CODS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145-161页
   ·Bot_CODS 原型模块设计第145-150页
     ·软件体系结构第145页
     ·威胁感知传感器第145-147页
     ·威胁监控中心第147-149页
     ·威胁判决中心第149-150页
   ·Bot_CODS 原型系统应用第150-159页
     ·测试环境硬件配置第150-151页
     ·测试环境软件部署第151-152页
     ·执行流程第152-155页
     ·运行效果第155-159页
   ·本章小结第159-16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61-165页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第161-162页
   ·未来研究趋势展望第162-165页
致谢第165-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83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83-1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事务性服务组合及协同并发控制研究
下一篇:域间多路径路由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