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聚合物太阳电池简介 | 第12-18页 |
1.2.1 聚合物太阳电池的进展与近况 | 第12-13页 |
1.2.2 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2.3 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器件结构 | 第14-16页 |
1.2.4 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器件的性能参数 | 第16-17页 |
1.2.5 聚合物太阳电池给体材料的设计思路 | 第17-18页 |
1.3 D-A型聚合物给体材料 | 第18-27页 |
1.3.1 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型聚合物给体 | 第18-22页 |
1.3.2 基于苯并三唑的D-A型聚合物给体 | 第22-24页 |
1.3.3 基于噻吩并吡咯二酮的D-A型聚合物给体 | 第24-25页 |
1.3.4 基于苯并二噻吩二酮的D-A型聚合物给体 | 第25-26页 |
1.3.5 醌式结构的D-A共聚物 | 第26-27页 |
1.4 有机光伏材料的侧链工程 | 第27-31页 |
1.4.1 烷基侧链 | 第28页 |
1.4.2 杂化侧链 | 第28-29页 |
1.4.3 离子型侧链 | 第29-30页 |
1.4.4 低聚醚侧链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羰基侧链取代的联四噻吩和苯并噻二唑的D-A型聚合物研究 | 第31-52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8页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32页 |
2.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方法 | 第32-33页 |
2.2.3 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2.2.4 有机半导体薄膜的表面分析 | 第34页 |
2.2.5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法测试载流子迁移率 | 第34页 |
2.2.6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3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0页 |
2.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39页 |
2.3.2 聚合物的热分析测试 | 第39-40页 |
2.3.3 理论计算研究 | 第40-42页 |
2.3.4 聚合物的紫外吸收特性和能级 | 第42-44页 |
2.3.5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 | 第44-47页 |
2.3.6 聚合物的形貌研究 | 第47-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并噻吩侧链取代苯并二噻吩和苯并二噻吩二酮D-A型聚合物研究 | 第52-64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53页 |
3.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方法 | 第53页 |
3.2.3 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53页 |
3.2.4 有机半导体薄膜的表面分析 | 第53页 |
3.2.5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法测定载流子迁移率 | 第53页 |
3.2.6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3-5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3.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5-56页 |
3.3.2 聚合物的热分析测试 | 第56页 |
3.3.3 聚合物的紫外吸收特性和能级 | 第56-58页 |
3.3.4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 | 第58-62页 |
3.3.5 聚合物的光伏器件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硅氧烷端基侧链取代的苯并二噻吩D-A型聚合物研究 | 第64-79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4-70页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64-65页 |
4.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方法 | 第65页 |
4.2.3 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65页 |
4.2.4 有机半导体薄膜的表面分析 | 第65页 |
4.2.5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法测定载流子迁移率 | 第65页 |
4.2.6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5-7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0-78页 |
4.3.1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70-71页 |
4.3.2 聚合物的热分析测试 | 第71页 |
4.3.3 聚合物的紫外吸收特性和能级 | 第71-74页 |
4.3.4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与形貌研究 | 第74-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附件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