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顺铂 | 第14-15页 |
1.2 顺铂毒性 | 第15-17页 |
1.2.1 顺铂肾毒性 | 第15-16页 |
1.2.2 顺铂耳毒性 | 第16页 |
1.2.3 顺铂心脏毒性 | 第16-17页 |
1.2.4 顺铂肝毒性 | 第17页 |
1.3 顺铂纳米载体 | 第17-20页 |
1.3.1 顺铂脂质体 | 第17-19页 |
1.3.2 顺铂纳米粒 | 第19页 |
1.3.3 顺铂聚合物胶束 | 第19-20页 |
1.4 顺铂体内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1.4.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0-21页 |
1.4.2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21页 |
1.4.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第21-22页 |
1.5 立题依据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顺铂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3-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2.1 溶液配制 | 第24页 |
2.2.2 样品处理 | 第24-25页 |
2.2.3 HPLC色谱条件 | 第25页 |
2.2.4 专属性考察 | 第25页 |
2.2.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5-26页 |
2.2.6 检测限与定量限测定 | 第26页 |
2.2.7 精密度测定 | 第26页 |
2.2.8 回收率测定 | 第26页 |
2.2.9 稳定性 | 第26-27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2.3.1 专属性 | 第27-28页 |
2.3.2 标准曲线 | 第28-30页 |
2.3.3 最低检测限与定量限 | 第30页 |
2.3.4 精密度与准确度 | 第30-31页 |
2.3.5 稳定性 | 第31-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顺铂长效靶向脂质体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第33-4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3-34页 |
3.1.3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3.2.1 顺铂脂质体制备 | 第34-35页 |
3.2.2 动物分组 | 第35页 |
3.2.3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第35页 |
3.2.4 血浆与组织样品处理 | 第35页 |
3.2.5 HPLC色谱条件 | 第35-36页 |
3.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第36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3.3.1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第36-37页 |
3.3.2 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 第37-38页 |
3.3.3 小鼠体内分布结果 | 第38-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顺铂长效靶向脂质体急性毒性研究 | 第45-61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4.1.3 实验动物 | 第45-4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4.2.1 药品配制 | 第46页 |
4.2.2 脂质体制备 | 第46页 |
4.2.3 顺铂脂质体LD50的测定 | 第46-47页 |
4.2.4 血液学分析 | 第47页 |
4.2.5 脏器系数测定 | 第47页 |
4.2.6 血尿素氮与血清肌酐测定 | 第47页 |
4.2.7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第47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61页 |
4.3.1 顺铂脂质体LD50测定结果 | 第47-49页 |
4.3.2 存活状态和体重变化 | 第49-52页 |
4.3.3 小鼠体征和行为变化 | 第52-53页 |
4.3.4 血液学变化 | 第53-56页 |
4.3.5 脏器系数结果 | 第56-59页 |
4.3.6 血尿素氮与肌酐测定结果 | 第59-60页 |
4.3.7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