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一、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2页 |
1、县域经济 | 第12页 |
2、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 第12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1、比较优势理论 | 第12-13页 |
2、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13-14页 |
3、区域集聚竞争力理论 | 第14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二、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26页 |
(一) 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1、县域产业结构 | 第21-22页 |
2、财政收入 | 第22页 |
3、经济发展速度 | 第22页 |
(二) 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22-26页 |
1、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22-23页 |
2、工业发展进程落后 | 第23页 |
3、体制固化 | 第23-24页 |
4、劳动力素质低 | 第24页 |
5、缺乏有利的发展环境 | 第24-26页 |
三、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第26-33页 |
(一)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及具体内容 | 第26-29页 |
1、建立原则 | 第26-27页 |
2、具体内容 | 第27-2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1、因子分析法 | 第29-32页 |
2、聚类分析法 | 第32-33页 |
四、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 第33-54页 |
(一)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因子分析 | 第33-47页 |
1、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 第33页 |
2、构造因子变量 | 第33-36页 |
3、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 第36-39页 |
4、计算因子得分及综合评价得分排序 | 第39-44页 |
5、评价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二)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聚类分析 | 第47-54页 |
1、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47-49页 |
2、系统聚类 | 第49页 |
3、输出聚类树状图 | 第49-51页 |
4、聚类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4-61页 |
(一) 结论 | 第54-56页 |
(二) 政策建议 | 第56-61页 |
1、深化县域经济结构调整 | 第56-57页 |
2、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 第57-58页 |
3、深化体制改革 | 第58-59页 |
4、提升县域劳动力整体素质 | 第59页 |
5、抢抓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机遇 | 第59-60页 |
6、积极推进与广东省的对口合作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