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基于纳米材料的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21页 |
1.2.1 荧光光谱成像技术 | 第10-12页 |
1.2.2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 第12-14页 |
1.2.3 超声成像技术 | 第14-15页 |
1.2.4 光声成像技术 | 第15-16页 |
1.2.5 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 第16-18页 |
1.2.6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 第18-19页 |
1.2.7 拉曼成像技术 | 第19-21页 |
1.3 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和特点 | 第21-34页 |
1.3.1 化疗 | 第22-24页 |
1.3.2 基因疗法 | 第24-26页 |
1.3.3 免疫疗法 | 第26-27页 |
1.3.4 光动力疗法 | 第27-30页 |
1.3.5 光热疗法 | 第30-32页 |
1.3.6 放射治疗(RT) | 第32-34页 |
1.4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34-36页 |
第2章 硫化铋纳米探针的可控合成和表征 | 第36-41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2.2 样品的制备 | 第36-37页 |
2.2.1 油酸稳定的Bi_2S_3纳米探针的制备 | 第36-37页 |
2.2.2 PEG-Bi_2S_3纳米探针的合成 | 第37页 |
2.3 样品的表征 | 第37-41页 |
2.3.1 TEM表征 | 第37-38页 |
2.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 | 第38-40页 |
2.3.3 XRD表征 | 第40-41页 |
第3章 硫化铋纳米探针在X-射线CT成像指导的癌症光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第41-55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3.2.1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第42页 |
3.2.2 血液相容性测试 | 第42-43页 |
3.2.3 体外光热转化试验 | 第43页 |
3.2.4 光热细胞毒性 | 第43页 |
3.2.5 异种移植肿瘤模型的建立 | 第43页 |
3.2.6 体内光热治疗 | 第43-44页 |
3.2.7 血液分析 | 第44页 |
3.2.8 体内的CT成像实验 | 第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4页 |
3.3.1 PEG-Bi_2S_3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 | 第44-46页 |
3.3.2 光热转化和光稳定性 | 第46-48页 |
3.3.3 体外光热治疗 | 第48-49页 |
3.3.4 体内肿瘤CT成像 | 第49-52页 |
3.3.5 体内光热疗法 | 第52-54页 |
3.3.6 PEG-Bi_2S_3纳米探针的体内毒性研究 | 第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5-56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4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