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象科技“高送转”案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高送转”动因 | 第10-12页 |
1.2.2 “高送转”市场反应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思路框架 | 第14-15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页 |
2.2 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2.2.1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6页 |
2.2.2 流动性理论 | 第16-17页 |
2.2.3 价格幻觉理论 | 第17页 |
2.2.4 股利迎合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赛象科技案例介绍 | 第19-24页 |
3.1 公司概况 | 第19-20页 |
3.2 “高送转”背景及过程 | 第20-22页 |
3.3 “高送转”结果 | 第22-24页 |
3.3.1 媒体反应 | 第22-23页 |
3.3.2 证券监管部门反应 | 第23-24页 |
第四章 赛象科技“高送转”案例分析 | 第24-42页 |
4.1 “高送转”现状分析 | 第24-27页 |
4.1.1 上市公司历年“高送转”情况分析 | 第24-26页 |
4.1.2 同行业同时期“高送转”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4.2 赛象科技“高送转”能力分析 | 第27-33页 |
4.2.1 行业经济发展分析 | 第27-29页 |
4.2.2 赛象科技送转股能力指标分析 | 第29-31页 |
4.2.3 赛象科技成长性分析 | 第31-33页 |
4.3 赛象科技“高送转”动因分析 | 第33-38页 |
4.3.1 从信号传递角度分析 | 第33-35页 |
4.3.2 从流动性角度分析 | 第35-37页 |
4.3.3 从迎合投资者角度分析 | 第37-38页 |
4.4 赛象科技“高送转”的公告效应分析 | 第38-41页 |
4.4.1 公告前后股价波动分析 | 第38页 |
4.4.2 “高送转”公告的市场反应分析 | 第38-41页 |
4.5 “高送转”与股东减持利益实现分析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2-4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5.2 建议 | 第43-44页 |
5.2.1 从监管部门角度 | 第43页 |
5.2.2 从投资者角度 | 第43-44页 |
5.2.3 从上市公司角度 | 第44页 |
5.3 研究局限性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附件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