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化学论文

胶体粒径和摩尔比对胶体在钙—钠混合电解质溶液中运移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0页
        1.2.1 胶体迁移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1.2.2 胶体迁移基础理论第12-15页
        1.2.3 胶体迁移的影响因素第15-20页
    1.3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0-23页
        1.3.1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3.2 研究内容第21页
        1.3.3 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8页
        2.1.1 供试样品与仪器设备第23-24页
        2.1.2 实验样品的准备第24页
        2.1.3 胶体悬浮液的浓度测定第24-27页
        2.1.4 实验装置第27-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32页
        2.2.1 胶体运移实验第28-30页
        2.2.2 示踪实验第30-32页
    2.3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样品理化性质表征第33-41页
    3.1 样品理化性质表征方法第33-34页
        3.1.1 胶体第33页
        3.1.2 石英砂第33-34页
    3.2 样品理化性质的测试结果第34-37页
        3.2.1 胶体的理化性质第34-35页
        3.2.2 石英砂的理化性质第35-37页
    3.3 胶体和石英砂颗粒之间的总势能第37-40页
    3.4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胶体运移实验结果分析第41-52页
    4.1 胶体浓度穿透曲线分析第41-43页
    4.2 胶体滞留阶段实验结果分析第43-46页
        4.2.1 胶体粒径对胶体滞留的影响第43-44页
        4.2.2 摩尔比对胶体滞留的影响第44-46页
    4.3 胶体再运移阶段实验结果分析第46-50页
        4.3.1 再运移阶段一实验结果分析第46-47页
        4.3.2 再运移阶段二实验结果分析第47-49页
        4.3.3 再运移阶段实验结果分析第49-50页
    4.4 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胶体运移模拟第52-59页
    5.1 软件介绍第52页
    5.2 胶体运移的概念模型第52-53页
    5.3 胶体运移的数学模型第53-54页
    5.4 胶体运移方程求解第54-57页
        5.4.1 水动力弥散系数第54-55页
        5.4.2 吸附系数、解吸系数、固相能够吸附的最大胶体浓度第55-57页
    5.5 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59-61页
    6.1 结论第59-60页
    6.2 建议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附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地区典型本地源PBDEs组分和环境行为--以拉萨垃圾填埋场为例
下一篇:单向冻结条件下饱和砂中水—热—盐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