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痉止痛药联合活血化瘀药外用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1. 肛裂西医研究概况 | 第11-21页 |
1.1 肛裂的解剖学认识 | 第11页 |
1.2 肛裂的成因研究 | 第11-12页 |
1.3 肛裂的临床表现 | 第12-13页 |
1.4 鉴别诊断 | 第13页 |
1.5 临床分型 | 第13页 |
1.6 肛裂的治疗 | 第13-17页 |
1.7 总结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2. 肛裂的中医研究概况 | 第21-28页 |
2.1 中医关于“肛裂”的定义 | 第21页 |
2.2 病因病机 | 第21-22页 |
2.3 治疗方法 | 第22-25页 |
2.4 讨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前言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9-40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1.1 受试者的选择 | 第29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29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29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29-30页 |
1.5 剔除标准 | 第30页 |
1.6 脱落标准 | 第3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0-34页 |
2.1 药物准备 | 第30页 |
2.2 自拟方栓剂的制备 | 第30-31页 |
2.3 总体设计 | 第31-32页 |
2.4 注意事项 | 第32页 |
2.5 观察项目 | 第32-33页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3-34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4-39页 |
3.1. 临床一般资料 | 第34页 |
3.2 职业统计情况 | 第34-35页 |
3.3 病程统计情况 | 第35页 |
3.4 肛门视诊情况 | 第35-36页 |
3.5 两组治疗前情况比较 | 第36-37页 |
3.6 两组治疗后症状组间比较与分析 | 第37-38页 |
3.7 两组治疗后复发次数组间比较与分析 | 第38页 |
3.8 两组治疗14天后总疗效比较 | 第38-39页 |
3.9 安全性观察结果 | 第39页 |
4. 结果 | 第39-40页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40-50页 |
1. 立法依据 | 第40-41页 |
2. 药物配伍的理论基础 | 第41-44页 |
2.1 方药组成 | 第41页 |
2.2 成方原理 | 第41-42页 |
2.3 药理分析 | 第42-44页 |
3. 剂型选择依据 | 第44页 |
4. 肛裂的现状及分析 | 第44-45页 |
5. 肛裂与情志的探究 | 第45-47页 |
6. 试验疗效分析 | 第47-50页 |
6.1 对于出血、疼痛的疗效分析 | 第47页 |
6.2 对于创面愈合的疗效分析 | 第47-48页 |
6.3 对于复发率的分析 | 第48页 |
6.4 总疗效综合分析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8页 |
1. 疗效观察评分 | 第54-55页 |
2. —般情况记录表 | 第55-56页 |
3. 知情同意书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