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测试仪数据分析及可视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现状及问题 | 第11-12页 |
1.3 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地震测试仪简介 | 第14-19页 |
2.1 地震测试仪总体构架 | 第14-17页 |
2.1.1 主控电路 | 第15-16页 |
2.1.2 数据采集 | 第16-17页 |
2.2 上位机 | 第17页 |
2.3 电源模块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地震勘探方法及原理 | 第19-46页 |
3.1 地震勘探方法 | 第19页 |
3.2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 第19-24页 |
3.2.1 波的特征 | 第20-22页 |
3.2.2 地震波传播规律 | 第22-23页 |
3.2.3 地震勘探有关的地震波 | 第23-24页 |
3.3 地震反射波运动学 | 第24-33页 |
3.3.1 视速度 | 第24-25页 |
3.3.2 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 | 第25-26页 |
3.3.3 有效波和干扰波 | 第26-27页 |
3.3.4 地震波理论时距曲线 | 第27-33页 |
3.4 微动测量及其优化 | 第33-46页 |
3.4.1 微动的基本性质 | 第35-36页 |
3.4.2 微动勘查基本原理 | 第36-38页 |
3.4.3 微动勘查优化方案 | 第38-46页 |
第四章 微动测量程序设计 | 第46-61页 |
4.1 软件主要模块设计 | 第46-47页 |
4.2 微动核心技术 | 第47-55页 |
4.2.1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实现 | 第47-48页 |
4.2.2 微动功能数据采集流程设计 | 第48-55页 |
4.3 微动存储技术实现 | 第55-61页 |
4.3.1 seg-2文件格式 | 第55-60页 |
4.3.2 数据文件存储类实现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实验成果 | 第61-67页 |
5.1 软件整体优化 | 第61-62页 |
5.2 新功能微动实验结果 | 第62-67页 |
5.2.1 室内微动测试结果 | 第62-65页 |
5.2.2 采样长度测试结果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总结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