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斗双频的非差高精度定位算法的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单点定位的基本原理 | 第22-49页 |
2.1 时间系统 | 第22-24页 |
2.2 坐标系统 | 第24-26页 |
2.3 坐标系间的转换 | 第26-28页 |
2.4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8-32页 |
2.5 伪距的测量 | 第32-34页 |
2.6 误差放大因子 | 第34-36页 |
2.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误差分析 | 第36-38页 |
2.8 单频单点定位仿真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48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双频精密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 | 第49-67页 |
3.1 双频精密单点定位的观测方程及其线性化 | 第49-52页 |
3.2 三种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模型 | 第52-57页 |
3.2.1 无电离层模型 | 第53-55页 |
3.2.2 UofC模型 | 第55-56页 |
3.2.3 无模糊度模型 | 第56-57页 |
3.3 三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3.4 线性组合观测值 | 第59-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双频精密单点定位的主要误差及改正模型 | 第67-82页 |
4.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第67-71页 |
4.1.1 卫星的轨道误差 | 第67-68页 |
4.1.2 卫星钟差 | 第68-69页 |
4.1.3 相对论误差 | 第69-71页 |
4.1.4 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 第71页 |
4.2 与信号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 | 第71-77页 |
4.2.1 电离层延迟 | 第71-73页 |
4.2.2 对流层延迟 | 第73-77页 |
4.2.3 多路径效应 | 第77页 |
4.3 与接收机观测站有关的误差 | 第77-81页 |
4.3.1 接收机钟差 | 第77-78页 |
4.3.2 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 第78页 |
4.3.3 固体潮误差修正 | 第78-79页 |
4.3.4 海洋负荷误差修正 | 第79-80页 |
4.3.5 地球自转修正 | 第80-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双频精密单点定位的基本流程及参数估计方法 | 第82-95页 |
5.1 基本处理流程 | 第82-87页 |
5.2 最小二乘估计 | 第87-88页 |
5.3 卡尔曼滤波参数估计 | 第88-89页 |
5.4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89-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7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95-96页 |
6.2 前景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个人简历及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1-102页 |